免疫学诊断_《人体寄生虫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特异性抗原阳性表示有现存感染,而特异性抗体阳性表明患者过去或现在感染,因而可作为诊断或辅助诊断。1.皮内反应是一种速发型变态反应,操作简单,并且可在短时内观察结果,一般认为其阳性检出率可达90%以上,但特异性较低,寄生虫病之间有明显交叉...

http://zhongyibaodian.com/rentijishengchongxue/959-10-2.html

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特点_《人体寄生虫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寄生虫是单细胞或多细胞动物,其生活史相当复杂,它们都具有一定感染阶段,只有达到感染阶段时,始能感染人体。寄生虫侵入宿主,并能在宿主体内寄生、发育而建立感染。寄生虫对人体都是有害,所引起疾病称寄生虫病。当然寄生虫危害程度有轻重不同,...

http://zhongyibaodian.com/rentijishengchongxue/959-9-0.html

流行特征_《传染病》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1.强度特征 传染病流行过程中可呈散发、暴发、流行及大流行。2.3.季节特征 是指传染病发病率随季节变化而升降,不同传染病大致上有不同季节性。季节性发病率升高。与温度、湿度、传播媒介因素、人群流动有关。4.职业特征 某些传染病与...

http://qihuangzhishu.com/966/11.htm

沿海地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_【中医宝典】

...,把该病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是一项艰巨而紧迫工作。  参考文献  1钱荣立.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与分型.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5.  2苗志敏,赵世华,王颜刚,等.山东地区2型糖尿病流行特点研究.中国糖尿病杂志,1997,7:...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8303.html

丝虫病_《传染病》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丝虫病( filariasis)在我国是由斑氏丝虫及马来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引起慢性寄生虫病。临床特征在早期主要为淋巴管炎与淋巴结炎,晚期为淋巴管阻塞及其产生系列症状。我国隋唐时代(公元581-907年)古籍中记载“两足胫红肿...

http://qihuangzhishu.com/966/458.htm

日本血吸虫病_日本血吸虫病症状、治疗和预防_查疾病_【疾病大全】

...显著增多;慢性期以肝脾肿大为主;晚期则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病变为主,发展为门静脉高压症、巨脾与腹水。 日本血吸虫病是危害我国农民身体健康最严重寄生虫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调查,全国约有1200万患者,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12省、...

http://jb39.com/jibing/RiBenXueXiChongBing264590.htm

流行特征_《传染病》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乙脑仅分布在亚洲。在我国疫区分布在兰州---长春连线以南广大地区内,仅东北北部、青海、新疆及西藏等地未见本病报告。本病有严格季节性80~90%病例都集中在7、8、9三个月内。但随地理环境不同,流行季节略有上下,华南地区流行高峰...

http://qihuangzhishu.com/966/125.htm

自然和社会因素影响流脑流行吗_儿科神经系统疾病_【中医宝典】

...流行有季节性,以冬春季为高,这在中国、美国、非洲都如此。但在芬兰、挪威、丹麦、荷兰则缺乏季节发病差别。近年研究表明,脑膜炎菌在低温下存活时间比高温下要长几倍至几十倍,一旦平均气温上升至15℃以上时则流脑发病迅速下降。这可能说明温带、...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2686.html

当前预防流脑菌苗有什么特点_儿科神经系统疾病_【中医宝典】

...目前国外已制备出预防a、c、a十c、w135及y群多糖菌苗,在现场使用中均有较好保护力;可以有效地控制流行。这些多糖菌苗共同特点是: (1)菌苗抗原性决定于多糖分子量,要求大于l0万道尔顿才有效。如从菌体将高分子量a及c群...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2578.html

鸿门宴艺术特点_【古诗文大全】

...《鸿门宴》一文,既为我们再现了历史真实;它也为我们提供了高度文学技巧典范。它艺术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四点来观察。 第一点,它善于在矛盾开展中描绘人物。通过重要历史事件描写以突现人,使之为形象塑造服务。人物形象获得高度鲜明与统一,因之...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2363.html

共找到849,54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