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消》之论,刘河间之所作也。因麻征君寓汴梁,暇日访先生后裔,或举教医学人,即其人矣。征君规诣其家,求先生平昔所着遗害。乃出《三消论》、《气宜》、《病机》三书,未传于世者,文多不全。止取《三消论》,于卷首增写六位、藏象二图,其余未遑润色,...
...亦无功,故当于先发食顷时,其邪将动未动,迎其机而泄之,过此皆为失时,治之而不效也。凡诸疟病皆然。以故一切外感、内伤之病,用药应饭前饭后,或早或暮,皆有相宜之时,所当体究者也。...
...原文云∶或问天有六气──风、寒、暑、湿、燥、火,风、寒、暑、湿,经皆揭病出条例以立论,而不揭燥火,燥火无病可论乎?曰∶《素问》言春伤于风,夏伤于暑,秋伤于湿,冬伤于寒者,盖以四气之在四时,各有专令,故皆专病也。燥火无专令,故不专病,而寄病...
...眼部病变的发生、发展至为密切。因此,应该了解气血津液失调引起眼病的病机。(一)气失调气与跟的关系密切。正如《太平圣惠方·跟内障论》谓:“跟通五脏,气贯五轮”。气的正常与否,常常直接或间接地由眼部表现出来。一般可按虚实归纳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两...
...逐脉审察者,一成之矩也。随人变通者,圆机之用也。比如浮沉迟数,以定表里寒热,此影之随形,复何论哉!然而形体各有不同,则脉之来去因之亦异,又不可执一说以概病情也。何则?肥盛之人,气居于表,六脉常带浮洪;瘦小之人,气敛于中,六脉常带沉数。性急...
...□ 许成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独脱燥气病机。后世医家刘完素补以“诸涩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又有喻昌创立了著名的秋燥论。刘力红教授在其《思考中医》中也对“燥”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并提到“病机十九条中不言燥并...
...小儿之体最嫩,服药分两较大人当用药一钱者,只可二三分,以次加减。如药味过大,树皮草根,船小何能重载?反损真气。至老人与体虚者,纵药可合机,亦宜小其剂数。以其气质本衰,无能抵御药力,宣达脏腑,充贯脉络,易使气壅胸塞,呕恶神伤,未收本病之效,...
...《征四失论》曰∶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也。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此治之二失也。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浓,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
...妇科杂病小论 凡不属经、带、胎、产和前阴疾病范畴,而又与女性解剖、生理特点有密切关系的疾病,称为“妇科杂病”。 常见的妇科杂病有不孕症、子宫脱垂、妇人腹痛、证瘕等。 妇科杂病,临床证候不同,病因病机各异。就病因而论,总结有三:其一,起居...
...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就说明人体各个脏器都在进行着升降出入的活动,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表现。气的升降出入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停止。《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说:“非出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