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肝阳小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周仲瑛 南京中医药大学 脏腑为病,皆有寒热虚实,温清补泻异途,其理甚明,但前人亦有倡“无补法”一说者,故景岳《质疑录》特辟专题以论之,指出“不知肝气有余不可补,补则气滞而不舒,非云血之不可补也”。“肝血不足……而可以不补乎?然补肝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091.html

董廷瑶医案——瘀积黄疸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舌苔腻,小溲短赤,证属气滞血瘀,脾不和,湿热交阻。董师抓住气滞血瘀的病机特点,大胆采用活血散结之三棱、莪术,取其能通肝经瘀血,散血中气滞之功效。配以清热利湿退黄之茵陈,加用行气之川棟子、青陈皮,诸药配伍,治疗新生儿黄疽,兼脾肿大,瘀阻发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181.html

一个实字 受益终生——怀念陈继明_【中医宝典】

...王孟英、俞根初等医家情有独钟,尤酷嗜诸名家的医案。盖医案乃临证之实录,证治之委蛇曲折,医家之随机应变,悉在其中,足可窥其功力与匠心。他在探讨某些学术问题时,常随手从书架上取出某家医案,翻到某章某页,引用其观点作为自己立论的依据,其惊人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351.html

湿化则气亦化——三仁汤小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气化”以达“湿化”。而反过来,诸症表现为“气不化”,“气不化”的原因为“湿不化”。三仁汤是通过“气化则湿亦化”来治疗“湿温”的,而最终达到的治疗效果是“湿化气亦化”。 读《清代名医医案精华》见吴鞠通医案:“又前日左关独浮而弦,系少阳头痛,因暑...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982.html

绩溪义诊受熏陶医案珍藏四十载——追忆1968年跟随王乐匋教授绩溪义诊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另有一位乙脑重症患儿,6岁,高热不退两日,呕吐、烦躁、热甚则神昏抽搐,王老凭借在温病方面的独特经验,使患儿转危为安。 下面是几则我当年侍诊先生的医案,一来追忆王公,二可供同道研习。 1.胡某,男,2岁。1968年7月24日首诊。 发热、呕吐...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668.html

胆道术后综合征辨治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肾阴虚 由于术后体弱,经久不愈,情志内伤,或耗血伤阴,肾阴虚,渐生内热而致。症见头晕目眩,胁下隐痛,心烦少寐,口咽干燥,耳鸣盗汗,颧红面赤。舌质红,苔少,脉象细数。治宜滋补肝肾,养血育阴。方选滋水清肝饮化裁,药用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113.html

医案_医史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医案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 【医案】 即病案。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汉代名医淳于意创造性地记载了自己治疗的二十五例医案,当时称为《诊籍》。包括有患者姓名、地址、职业、病理、辨证、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610.html

下疳疮_《古今医案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浮肿.二年矣.此肾阴虚.用八珍加柴胡、山栀及六味丸.而愈.有兼阴毛间生虫作痒.以桃仁研烂涂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anan/618-15-6.html

薛生白医案最早传抄本_【中医宝典】

...关键词:薛生白 医案 ――兼及《碎玉篇》 1997年第1期的《中医文献杂志》登载了冯明、张文红的《〈碎玉篇〉作者真伪质疑》,读后颇为感慨!冯文提到:“《碎玉篇》中近五分之一案见于各种叶案集,这就不能不使人对《碎玉篇》一书全部或部分的作者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20.html

我国古代对医案的研究利用_【中医宝典】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周代,宫廷医生就重视医案的记录,并且每年以此考核医疗水平。 到了汉代,医家淳于意在回答汉文帝所询诊疗情况时,即以病案作答。这些病案,称 “诊籍”,载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专》中。所载医案25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50.html

共找到99,50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