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斋治举人于廷器,腿患流注,年余出腐骨少许,午前畏寒,午后发热,口干唾痰,小便频数,以为足三阴亏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六味地黄丸料加归、 、五味,各三十余剂,外灸豆豉饼,诸症渐愈。又以十全大补之类,喜其慎疾而愈。薛立斋治一儒者,患附骨...
...以泄热毒,此治时毒之良法也。经三四日不解者,不可大下,犹宜和解之;至七八日,大小便通利,头面肿起高赤者,可服托里黄 散,宜针镰砭割出血泄其毒瓦斯;十日外不治,自愈也。此病若五日以前,精神昏乱,咽喉闭塞,语声不出,头面大肿,食不知味者,必死之...
...病名。指发生于头面部的湿疮。出《保婴撮要》卷三十二。多由脏腑积热,外受风湿、湿热相搏而成,小儿多见,常见头面皮肤湿红,搔痒起疹,破流黄水,反复发作;甚则漫延全身。治宜清热疏风利湿。内服防风通圣散化裁,外搽青黛散。类似小儿湿疹。...
...论断,与凭空思索者,绝相悬殊。以之治儿固可,以之治大人亦无不可。一绘图注穴,为审视治疗法之第一要着。而前之小儿诸书,所绘头面诸穴,均极错误,不可根据。本书则务使图精穴确,易于明了,以免习医者徒事疑虑,毫无定凭。一本书所绘头面诸图,业医者必须...
...中风风痫,瘈瘲等症:印堂(针灸)。中风头项急,不能回顾:风府(针)。中风手不能举:阳池(针灸)。中风腕酸,不能屈伸,指痛不能掌物:外关(针灸)。中风手弱不仁,拘挛不伸:手三里(针灸)。中风痰咳,肘挛,寒热惊痫:列缺(针灸)。中风惊怖,声音不出...
...身汗出,身常偎缩,栗而寒,不渴,欲覆浓衣,常恶寒,手足厥,皮肤干枯,其脉必沉细而迟。但有一二症,皆宜灸之,阳气下陷故也。若身热恶热,时见躁作,或面赤面黄,咽干嗌干口干,舌上黄赤,时渴咽嗌痛,皆热在外也。但有一二症,皆不可灸。其脉必浮数,或但...
...作者:朱梓 朝代:明·永乐四年 年份:公元1406年 卷一 明堂灸经序 铜人针灸经序 太平圣惠方针经序 流注针经序 常山阎明广序 燕山牛良 序 资生经序 赵编序 大德丁未阆中郡蒲登辰序 流注指微针赋 针经标幽赋 流注通玄指要赋 九针论 灸...
...不仅影响着针灸减肥的临床效果,而且也阻碍着针灸在减肥领域的发展。 2. 1.如何提高针灸的减肥疗效 针灸减肥效果的提高,除与所选穴位、针刺手法、及患者体质等有关外,恐怕还与患者的饮食控制、运动等因素有关。针灸减肥应与其他减肥方法联合运用。 ...
...者.禁针.凡好太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喜呕.呕已乃衰.即取公孙及井俞.实则肠中切痛厥.头面肿起.烦心狂.多饮.不嗜卧.虚则鼓胀.腹中气大满热痛.不嗜食.霍乱.公孙主之.凡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先取然谷.后取大溪.大指间动脉.皆先补之.凡...
...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阴心经,合穴,主治心痛、上肢麻木挛痛等症。 16.小海: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合穴,主治颊肿、颈项肩臂疼痛、耳聋等症。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