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_《伤寒总病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烦躁,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不见者,为不传也。病发热而恶寒,邪发于阳也;不热而恶寒者,邪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发于阳者,随用汗药攻...

http://qihuangzhishu.com/746/4.htm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神尻神歌诀 太乙日游九宫血忌 六十六穴治(通支别,共九十四穴) 辛手太阴肺经 庚手阳明大肠经 丁手少阴心之 丙手太阳小肠经 乙手厥阴心包络 甲手少阳三焦 乙足厥阴肝之 甲足少阳胆之 巳足太阴脾之 戊足阳明胃之 癸足少阴肾之...

http://qihuangzhishu.com/300/index.htm

太阳风湿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田××,女,70岁。北京中直机关家属。【病史】左下肢疼痛,以小腿与膝关节为重,步履艰难,一年有余。××医院按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理疗、针灸、中药治疗无效。1978年11月28日来诊,按太阳风湿论治,两诊而愈。【初诊】经人搀扶前来。左腿痛...

http://qihuangzhishu.com/1036/10.htm

太阳风寒抵当汤_《伤寒说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太阳表寒不解,热内传,结于膀胱。膀胱者,太阳之腑,腑合邪,热结血分,则其人如狂,以心主血而藏神,血热则神乱也。其结血自下者愈,结血不下,必须攻之。若未解,不可攻也,攻之恐卫气内陷,当先解其表,表解后,但觉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shuoyi/1295-6-11.html

太阳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六经病之一。出《伤寒论》。太阳病包括和腑。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太阳蓄血证。详太阳中风、太阳伤寒、伤寒蓄血证等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4/490.htm

杨依方_七、药物归,引报使,执简驭繁,有条不紊。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往往针药并用。用药以祛风定痛除寒蠲痹,舒筋活络,调养气血为主。对不同部位病痛,也用引报使药,如太阳部位多用羌活、桂枝;阳明部位多用白芷、升麻;少阳经部位多用柴胡、青皮。对肩臂疼痛,也注意分经选药,如痛在前面的属阳明,选用升麻、白芷、...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angyifang/586-3-7.html

太阳病桃核承气汤_《医学衷中参西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之,则所下者,必紫色成块之血,其人血下之后,十中难救一二。若临至不得已必须用桃核承气汤时,须将此事帮助以免病家之误会也。热结膀胱之,不必皆累及胞室蓄血也。人有病在太阳旬余不解,午前稍轻,午后则肢体酸懒、头目昏沉、身似灼热、转畏寒凉、舌苔...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38-14.html

太阳中风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太阳中风指太阳感受风邪,是太阳表证的一个型。 【太阳中风】 指太阳感受风邪,是太阳表证的一个型,主要症状有头项强痛、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等,属表虚证。指真中风的一型。即中风病有寒热的证候中表现无汗恶寒,或有汗恶风的称为“太阳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19.html

太阳传经_《伤寒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十一【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不见者,为不传也。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此定法也,二日、三日,无不传阳明、少阳之理!若阳明、少阳之里不见者,是但传三阳之,而不传阳明之府也。阳明病,皆腑病,非经病,故曰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xuanjie/1293-10-11.html

太阳与少阳合病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太阳与少阳合病指太阳和少阳两候同时出现。 【太阳与少阳合病】 指太阳和少阳两候同时出现,临床表现,既有太阳病的头痛、发热;又有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如里热偏盛,热迫于下则下利后重,热迫于上则见呕逆。...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022.html

共找到182,0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