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事制度 (一)太医院 鸦片战争以前,清代医事制度多沿袭明朝旧制。顺治元年(1644)设太医院为独立的中央医事机构。为帝后及宫内人员诊视疾病、配制药物,也担负其他医药事务。最初设院使一人(正五品),左右院判各一人(正六品),掌太医院事...
...清以前太医院长官的职位相当于大夫,因此,太医院五品以上的医官都称大夫。北方人习惯称医生为大夫并沿用到现在。见洪迈《容斋三笔》。...
...目录 《清太医院配方》除痰清热保幼化风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清太医院配方》:除痰清热保幼化风丹【处方】羌活2两,独活2两,天麻2两,甘草2两,防风2两,黄芩1两,荆芥穗1两,全蝎1两,人参5钱,川芎5钱,胆南星3两。【制法】上为...
...明代医家。无为(今属安徽)人,以医术高超而于洪武(1368-1398年)间入仁太医院。孙王大坤,亦以医名而入太医院。...
...清以前太医院长官的职位相当于大夫,因此,太医院五品以上的医官都称大夫。北方人习惯称医生为大夫并沿用到现在。见洪迈《容斋三笔》。 ...
...太医即太医院的医生,是专为帝王和宫廷官员等治病的。 【太医】 一种医生职称。即太医院的医生,是专为帝王和宫廷官员等治病的。...
...清代医生。山西翼城县人,自幼习医,医术颇精。后游京师,因太医院乏人,而应试合格,遂补入太医院任职。因医术甚佳,御书“真国手”赐之。...
...明代医生。字符博,号草窗。长洲(今属江苏)人,其父刘观为太医院御医,溥以医术精明,其治病宗李东垣,故亦以医名,并被选入太医院。...
...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紫~(纯铜。亦称“红铜”)。青~。黄~。~矿。~器。~币。~臭(ch恥 )(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如“浑身~~”)。~墙铁壁(喻十分坚固...
...明代医官。字号不详。江苏句容人。系永乐时太医院院判蒋武生之子。承家学,精医术。洪熙元年(1425年)任太医院院判,卒于景泰(1450-1456年)间。弟主孝亦以医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