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悬丝诊脉_【中医宝典】

...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十多个月了,不但不能分娩,并且得了重病,虽经宫廷太医的精心诊治,病情仍然不见好转。 一天,唐太宗对徐茂公说:“爱卿可知哪里还有名医能治好娘娘的病?”徐茂公说:“臣闻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州区)有一名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086.html

原序_《小儿药证直诀》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汗漫难据,求其要妙,岂易得哉!太医钱乙,字仲阳,汶上人。其治小儿,该括古今,又多自得,著名于时。其法简易精审,如指诸掌。先子治平中登第,调须城尉识之。余五六岁时,病惊疳癖瘕,屡至危殆,皆仲阳拯之良愈。是时仲阳年尚少,不肯轻传其书。余家所传...

http://qihuangzhishu.com/875/1.htm

东汉针灸学家--涪翁与郭玉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成就。然后,他又带了一个徒弟,名叫郭玉。郭玉年轻时便跟随程高习医,尤得涪、程二人之针灸秘诀。 郭玉,四川新都县人,生长在东汉和帝时期,做官至太医的官位,善于诊脉与针灸。汉和帝感到他不寻常,想考验他的医术到底如何。有一次,故意试着让手腕长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41.html

原序_《小儿药证直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汗漫难据,求其要妙,岂易得哉!太医钱乙,字仲阳,汶上人。其治小儿,该括古今,又多自得,著名于时。其法简易精审,如指诸掌。先子治平中登第,调须城尉识之。余五六岁时,病惊疳癖瘕,屡至危殆,皆仲阳拯之良愈。是时仲阳年尚少,不肯轻传其书。余家所传...

http://zhongyibaodian.com/xiaoeryaozhengzhijue/875-3-0.html

官方教育--宋代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宋代置太医局设太医院开展医学教育。 机构设置 宋代置太医局设太医院开展医学教育。除此之外,自公元1061年以后,各州、县都仿效太医局开办医学教育(当然包括针灸教育),普遍设立医学教育机构,并从现任官员中选拔精通医术与文章者,兼任医学教师,...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18.html

中药胃药品牌_中药企业_【中医宝典】

...青岛华仁太医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仁太医)一直视自主研发创新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华仁太医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生认为:"在目前药品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制药企业必须要具备核心竞争力,拥有独特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 有什么样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885.html

医博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古代医学教师职称名。北魏太医署中始置太医博士。隋唐时在太医署中设有医博士。负责掌管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的教学工作。其官阶为正八品上。唐代在地方还设有医学博士,或称医药博士,官阶为从八品或以下,负责辖区内的医疗及医药普及等,与医...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708.htm

医史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丛书大方脉大夫大医带下医东医法医方书风科妇人汉医和缓汇讲疾医金元四大家金镞经方派郎中类书炼丹术良工铃医(走方医)名、字、甫岐黄清代九科全书人痘接种法伤寒派上工十三科时方派食医世医兽响书目四大家宋九科太平惠民和剂局太医太医太医署唐代四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shi-2734.html

志第二十二 职官一_《旧唐书》

...垂拱令》改。 协律郎、诸卫羽林龙武军录事参军事、中署令、 钩盾、右藏、职染、掌治,《武德令》有衣冠署令。 中州录事参军事、太医博士、太子典膳药藏、军器监主簿、武库署 旧从八品下,开元初改。 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 《武德令》,从八品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543.html

志第三十三_《金史》

...防御使以四十月、三品以上官则以五十月、转运则以六十月为满。司天、太医、内侍官皆至四品止。凡外任循资官谓之常调,选为朝官谓之随朝,随朝则每考升职事一等,若以廉察而升者为廉升,授东北沿边州郡而升者为边升。凡院务监当差使则皆从九品。凡品官任都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8222.html

共找到9,4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