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流涎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经行流涎_查疾病_【疾病大全】

...(1)中成药 ①逍遥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郁脾虚者)。 ②补中益气丸,每服6克,日服2次。 ③香砂养胃丸,每服6克,日服2次(上方适用于脾虚失敛者)。 ④藿香正气水,每服10毫升,日服2次(适用于湿浊盛者)。 (2)简便验方 ①...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JingHangLiuXian251364.htm

中成药治疗小儿厌食症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1~4小时可止呕。可温中健脾。 2.藿香正气水: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藿香正气水调为糊状,外敷肚脐处,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1换,连续2~3天。亦可温中健脾。或取纱布一块,用藿香正气水浸透后取出外敷肚脐处,再用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914.html

夏季喝水有讲究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夏季是新陈代谢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所以夏季养生及时补水很重要,但是喝水也有讲究,喝对了才能达到养生的作用,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夏季喝水的主意事项。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733.html

夏季时令如何养心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夏季是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合之时,自然界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而中医认为心与夏季相应,夏季养生重在养心。《素问》记载:“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夏季养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怡神养心:人们要借助...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758.html

夏季养生四忌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阴凉处饮茶消暑,但需要注意的是,夏季人体的阳气浮于外而虚于内。 1、忌空腹饮茶: 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人体的阳气,如果再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780.html

夏季谨防伤暑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阳暑即中暑;阴暑症状较轻,类似夏季感冒;阳暑病情较重。明代张景岳谓:“暑月受寒,故名阴暑,即外感伤寒也。暑月受热,故名阳暑。”现根据暑邪入侵的深浅不同,病情轻重不同,将阴暑阳暑进行分证辨治。 阴暑 静而得之为阴暑,即伤暑也。当暑之时,人们畏...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740.html

夏季保健5注意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十分旺盛,很多人在夏季易疲劳、出汗、心烦、食欲不振、昏昏欲睡,甚至会中暑、腹泻。因此,夏季要注意保养,尤其注意在以下五个方面要把握好。 一要注意精神放松 指俗话说:“心静自然凉。”所以,放松而安静的心境是夏季保健...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717.html

活用藿香正气散_【中医宝典】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夏日炎炎,人们避暑纳凉,冷饮频进,暑热外感日见增多。医者皆以藿香正气散治之。确实藿香正气散对寒湿素蕴,及暑期新感外邪而出现寒热,胸脘胀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苔白腻,脉缓,或患湿热痢后热去湿存,呕恶不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142.html

夏季养生心为先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立夏开始,天逐炎热,植物繁殖,是所谓“萆蕃木秀”繁衍秀美的季节,人体心脏机能处于旺盛时期,人在整个夏季养生,情志、起居、饮食要注重“心脏养护”,故夏季养生“心为先”。 心静自然凉 《素问·灵兰秘典篇》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782.html

藿香散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小儿药证直诀》藿香散治脾胃虚有热,面赤,呕吐涎嗽,及转过度者。麦门冬(去心焙) 半夏曲 甘草(炙各半两) 藿香叶(一两)上为末,每服五分至一钱,水一盏半,煎七分,食前温服。学海案∶“聚珍本”有石膏半两。《博济方》藿香散安胎和气,利胸膈,...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huoxiangsan.html

共找到16,3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