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比治病更重要_【中医宝典】

...,方为仁术,否则有药无伙食者,命亦难保也。” “救人比治病更重要”,是中医基本价值观之一,它不仅是中医医德最突出的特征,也是作为一名医生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如何理解“治病救人”这一天职呢?中医的医德观认为,治病是手段,救人才是目的。所以,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466.html

胃癌_《自我调养巧治病》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三)饮食调养勿暴饮暴食,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宜进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1)生菱角肉30个,加水适量,以文火煮至浓黑色汤,分2~3次饮服。(2)韭菜汁1杯,童便1杯,牛乳半斤,白糖2两,炖热饮。治反胃、朝食暮吐、胸痛、有时吐咖啡色物者。(四...

http://qihuangzhishu.com/146/258.htm

肠癌_《自我调养巧治病》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2次。(三)饮食调养忌食刺激性食物,避免吃不洁食物。予病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之易消化食物。进行饮食调养,可选用下面食疗方:(1)马齿苋50克,鸡蛋或瘦肉50克,包饺子常服。(2)黄花菜30克,木耳15克,血余炭6克。先煎黄花菜和木耳...

http://qihuangzhishu.com/146/260.htm

流行性腮腺炎_《自我调养巧治病》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严重后果,因此,不可轻视,任其自然,而应当及时积极予以防治,注重调养。(一)起居调养1.隔离患儿,预防流行因为该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粘液病毒,传播途径以唾液飞沫的吸入为主。所以对痄腮病儿应进行隔离,上学的孩子应停课在家休息治疗,至肿胀完全消退后...

http://qihuangzhishu.com/146/128.htm

舌下给药 细数中医特殊给药①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吴立明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编者按:中医治病选择合适的给药方法,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清代医家徐大椿言:“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非特无功,反而有害,此不可不知也。”说明处方药物对证而不能奏效的重要原因,就是服药的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254.html

中药处方勿忘注明忌口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的不少医生不重视向病人交代忌口,以至于影响药效,甚至出现药物的毒副作用。 忌口实际上就是指治病服中药时的饮食禁忌。所谓“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就是说在服用中药期间,应忌食比较生硬难以消化以及性味属于寒凉的食物;油炸黏腻...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284.html

治病不可关门杀贼说_《幼科铁镜》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禹铸曰.治病不可关门杀贼.脏腑之病.必有贼邪.或自外至.或自内成.祛贼不寻去路.以致内伏.是谓闭门杀贼.如伤寒贼由外入.宜表散.心火贼自内成.清利为先.是知降心火而不利小便.除肺热而不引大肠.治风热而不发表药.夹食而不导消.痢初起而不通...

http://qihuangzhishu.com/841/8.htm

食物_《本草求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颐之象。而曰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则知食即于身有裨。而亦有乎当节之理以为之寓。矧于食物之中。尚有宜此宜彼之别。而可不为之考究于其中者乎?奈人惟知以口是甘。以腹是果。而不计乎食之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人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bencaoqiuzhen/619-12-0.html

麦粒肿_《自我调养巧治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大杯水以助新陈代谢。(七)饮食调养麦粒肿是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饮食不当,导致热毒犯上,或由于体虚、感受风邪所致。因此,要注意合理调配饮食,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芹菜、苦瓜、黄瓜、香蕉、梨等,也可适当吃一些野菜,如鱼腥草、败浆草等。少吃...

http://zhongyibaodian.com/ziwotiaoyangqiaozhibing208/146-13-1.html

中药没“毒”,怎么能治病呢?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治病的重要载体。安全性高的中药,虽使用范围广,有的甚至能够作为食物长期服用,但一般只能作为辅助用药,而毒性较大的中药往往是治病攻邪的良药。清代名医叶天士擅用毒虫类药治疗癥瘕、积聚、惊厥等,被传为佳话;现代名医以有毒中药治疗癌症、痹病等疑难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949.html

共找到123,65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