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八至者平,九至者伤,十至者困。紧为风痫,沉为乳不消,弦急客忤气;沉而数者,骨间有热。脉小,大便赤青飧泄,手足温者生,寒者难已。【证】有四,曰惊、疳、吐、泻。病,其头毛皆上逆者死;汗出如珠,着身不流者死。【因治】有二∶曰饱、暖。小儿...
...恶.宜细辨之.【脉云】凡内伤气口脉洪盛外伤人迎脉浮紧.然内伤劳役.气口脉急大而数.时一代而涩.涩者脉之有宿食也.【立方】补中益气汤 治内伤劳倦.加减于后.人参 黄 甘草 当归 白术(各一钱二分) 升麻(五分) 柴胡 陈皮(各八分)如咳嗽去人...
...日 (二) 抽丝剥茧辨方证 2010年5月17日 (三) 面瘫因于少阳阳明合病 2010年5月19日 (四) 鼻炎因于外邪里饮 2010年5月20日 (五) 太阳病不宜误补 2010年5月26日 (六) 面痛病在太少 2010年5月27日 ...
...白风、白翳、黄翳等,随八风所中,变生诸证,皆外所因;或嗜欲不节,饮酒无时,生食五辛,熟啖炙爆,驰骋田猎,冒涉烟尘,劳动外精,丧明之本,所谓恣一时之游佚,为百岁之固愆,皆不内外因。治之各有方。《千金》神曲丸明目,百岁可读细书。常服益眼力。神曲(...
...补脾归脾汤亦妙,外用紫归油频润之。如日久失治,误服清火之药,多致翻花不治。紫归油紫草 当归上等分,麻油熬,去渣出火气,以棉蘸油频频润之。补中益气汤(通用三十。)加味归脾汤(通用三十一。)□多在下唇,初发痒红肿,日久破裂流水,疼如火燎,似无...
...旋蘸生蒲黄细末,在舌四旁频擦,至肿消舌软方止,内服九味败毒汤。九味败毒汤黄连 荆芥 黄芩 连翘 牛蒡子 薄荷叶 木通 山栀(各一钱) 甘草(四分,生)上加灯心一撮,水煎去渣,温服。附方(存验。)雄鸡冠血浸舌,咽下即消。□(一名子舌,又名 舌...
...清金泄木,为法中之法焉。秋燥条辨第十秋燥汗多不解,每临午后,寒微热甚,烦闷欲呕,舌赤脉洪,此温疟也。宜用桂枝白虎汤加杏仁、厚朴,呕则加半夏、茯苓等味,两清表里也。按(金柜)云:微寒多热,烦闷欲呕,骨节疼痛,是名温疟,用桂枝白虎汤(1)。其方下...
...大腹皮 桑白皮 茯苓皮 生姜皮 陈皮 木香消肿丸 滑石 白术 木通 牵牛 茯苓 半夏 陈皮 木香 丁香 瞿麦酒糊丸,麦门冬汤下。中满分消丸 治热胀、鼓胀、气胀。黄芩(刮黄皮,一两) 黄连(炒,一两) 姜黄 白术 人参 猪苓 甘草(各一两) 茯苓...
...伤寒之说,不可不辨。又平人自汗,小便频并,遗泄白浊,皆忧烦过度之所致。伤寒属外因,忧烦属内因,霍乱兼不内外因,学人当辨析而调治。淡竹茹汤治心虚烦闷,头疼短气,内热不解,心中闷乱;及妇人产后心虚惊悸,烦闷欲绝。麦门冬(去心) 小麦(各二两半)...
...黄柏(二两) 当归(三两) 白芍药(三两)上为细末,另以天冬、地黄各六两,熬膏为丸。桢按∶肝肾不足,宜分阴虚阳虚。例如治虚火,要分气分、血分。气分虚火,用补中益,加黄柏、知母。血分虚火,四物汤加黄柏、知母。故治肝肾阴虚火旺者,用家秘肝肾丸,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