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与气促不同,喘者气粗而壅,壅而急,喘为肺邪有余也;促者气促而短,上下不相接续,促为肺肾不足也。此二者一实一虚,反如冰炭,若或误治,无不死也,当详辩之。寒邪在肺作喘者,此外感之证,必咳嗽多痰,或鼻塞,或身有微热,或胸满不清,治当疏散肺邪,...
...病名。由胃气虚耗而致气逆不降的气喘。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又称胃气虚喘。由久病或大病后中气受伤所致。证见抬肩撷肚,喘而不休。治宜补中气,养胃阴,用五味子汤,生脉散加杏仁、陈皮、白术等药。胃虚有寒者,用理中丸加胡椒等药。...
...证名。因饮食不节引起的气喘。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一。又名食积喘逆。证见胸满,胃痛腹痛,恶食饱闷,大便或结或溏,上气喘逆,喘呕嗳气等。治宜消导为主,方用保和丸、资生丸、枳术丸等。寒积宜下者,用煮黄丸;热积用承气汤,消导攻下(《症因脉治》卷二...
...喘息喝喝数张口,短气似喘不抬肩,促难布息为实证,短不续息作虚观,内因饮病或痰热,外因阴阳表里看,直视神昏汗润发,脉微肢厥命难全。【注】喘息,气急喝喝而数张口、抬肩、欠肚者,喘也。短气,则似喘非喘,而不张口抬肩也。二证皆胸中气病。肺主气,故...
...组方:佛耳草15g 碧桃干15g 老鹳草15g 旋覆花10g 全瓜蒌10g 姜半夏10g 防风10g 五味子6g功能:降逆纳气,化痰截喘。主治:咳嗽痰多,气逆喘促(慢支、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方解:本方系先生对支气管哮喘的截治方法进行长期...
...五疳之一。由于乳食不节,脾胃受伤所致。主要症状有面色萎黄、腹大如鼓、腹皮青筋暴露、呕逆、不思饮食、喜吃泥土,烦渴引饮、水榖不消、泻下酸臭、咳嗽喘促、胸膈壅满、口鼻干燥、目生白膜、喜暗畏光、唇赤发焦、四肢乏力等。 ...
...《伤寒杂病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东汉张仲景(张机)所著。至今流传有多种版本,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其中之一种。本书为清代桂林左盛德藏书、桂林已故老中医罗哲初手抄。一九五六年为其子、中医罗继寿献出。本书包括六经辨证、杂病辨证、...
...病证名。劳累过度引起的气喘。见《杂病源流犀浊·咳嗽哮喘源流》。详气虚喘条。...
...喘则呼吸气急促,哮则喉中有响声,实热气粗胸满硬,虚寒气乏饮痰清。〖注〗呼吸气出急促者,谓之喘急。若更喉中有声响者,谓之哮吼。气粗胸满不能布息而喘者,实邪也,而更痰稠便硬者,热邪也。气乏息微不能续息而喘者,虚邪也,若更痰饮清冷,寒邪也。...
...水气不降)肺位最高。主气。为手太阴脏。其脏体恶寒恶热。宣辛则通。微苦则降。若药气味重浊。直入中下。非宣肺方法矣。故手经与足经大异。当世不分手足经混治者。特表及之。麻黄 苡仁 茯苓 杏仁 甘草某 气逆咳呛喘促。小青龙去桂枝芍草加杏仁人参。某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