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术汤、白术附子汤等。本证既属脾胃虚寒,而又痰浊中阻,当然要重用白术了。半夏辛温而燥,既善燥湿化痰,又长于降胃止呕。况此证痰湿中阻,恶心呕逆,半夏是在所必用。此患之痰厥头痛,半夏又偏具异能。李东垣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所以本证重用...
...《博济方》小三棱煎治食症气块,及小肠气、本脏气、肾俞气、膀胱气、五膈气、风痰、胃口冷、脾积气、食伤、冷气抱心、心腹胀满、吐逆酸水、五种虚疾、脾寒水气。荆三棱 蓬莪术(各四两,洗净) 芫花(一两,去枝叶上三味,同入一瓷瓶内,用米醋五升,浸满...
...证名。呕吐为脓液。为胃痈主症之一。《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详胃痈条。...
...排出。我向大家提供两个治结石病的偏方: (1)取玉米须50克,车前子20克(布包),生甘草10克,加水500毫升,煎后去渣温服,一日三次。 (2)更简单一些的,取鲜竹叶、白茅根各10克,放在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30分钟,代茶频饮。 小编...
...对待历代大家的理论之偏和实践之全;二是如何让争辩由概念之争向实践的完善转变;三是如何寻找新的高度,让不同的观点变得统一。 理论探讨应围绕临床实践展开 历史上每一个临床大家的实践都是圆活而全面的,不会拘执,而其理论却多为纠偏而作,过正才可矫枉,...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独圣圆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独圣圆【处方】巴豆(连皮称半两.去皮.心.膜.炒熟.得三钱.研),肉桂(去粗皮)一斤,础砂(研飞)一两,半夏(汤洗七次)、丁皮(舶上者)、乌梅(...
...病证名。一名痰饮呕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素盛今瘦,肠中沥沥有声,食入即呕,食与饮并出,名曰痰呕。”参见痰饮呕吐条。...
...目录 《景岳全书》小和中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景岳全书》:小和中饮【处方】陈皮4.5克 山楂6克 茯苓4.5克 厚朴4,5克 甘草1.5克 扁豆(炒)6克【功能主治】治胸膈胀闷,或妇人胎气滞满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
...偏沮的基本征候特征为汗出偏于半身,即半身有汗,半身无汗。由气血不能畅流周身引起的。《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马莳注:“或左或右,一偏阻塞而无汗,则无汗之半体,他日必有偏枯之患。”张志聪注:“沮,湿也。”“汗出而止半身沮...
...久服黄连、苦参反热,从苦化也。余味仿此。气增不已,则脏气偏胜,必有偏绝;脏有偏绝,必有暴夭。是以药不具五味,不备四气,而久服之,虽暂获胜,久必致夭。故绝粒服饵者,不暴亡,无五味资助也。 杲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阳剂刚胜,积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