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人员被打成“牛鬼蛇神”,大量民族医药学的珍贵文献在“破四旧”中被付之一炬,致使民族医药学遭到极其严重的摧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有关省、区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普遍重视了“抢救民族医”的工作,使民族医药事业又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由于土家族仅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文字,自然也就没有土家族文字记载的医药知识古籍。我们从汉字记载的土家族史籍中发现明清年间的地方志中零星记载的民间医药内容。“民间草医,起之何年,溯源难明,搜集资料极为有限,故所载欲言不达,后人颇稽考”。对土家族...
...姓“中”还是姓“西”? “西医化”只能毁掉自己,中医特色才是生存之本 背景:在现行“以药养医”的医疗补偿机制下,生存问题将各类中医院逼到发展的十字路口。在利益驱使下,中医院西化之风愈刮愈烈,中医特色日渐退去,从西药处方量、高精尖医疗器械到...
...通过全程赞助一项“2008全民健康志愿者行动”,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600594,简称“益佰制药”)正从贵州省知名医药企业向全国一线医药品牌过渡。 2008年,益佰制药重新规划10年内年产值达75亿元,主营业务保持30%的增长。而3...
...关键词:俞樾 “废医存药”《废医论》《医药说》 俞樾是近代中国主张废除中医的始作俑者,提出了“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本文系统介绍他的《废医论》和《医药说》,并分析其思想根源及历史影响。 俞樾(1821~1906年)字荫甫,号曲园居士...
...妙手回春”等锦旗是对文明昌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的称赞。 在他的努力下,黔南州苗医药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他主编的《黔南苗医药》获2006年黔南州科技二等奖;他领导的黔南民族医药研究所有7个专科专病诊室,成为“全国民族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单位”,“...
...在南宋、金代已有尊仲景为“大圣”、“亚圣”、“圣人”的明论;至清初则被赞为“医圣”而名扬于世。 我国古医籍《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要方》、《类经》、《脉经》等医著中,多处用“医圣”一词,根据所查资料,最迟在南宋、金代已有尊...
...了以推广、应用、研究羌医羌药为主要特色的医疗机构。 4.羌医药的发掘整理取得初步成果 阿坝州在1992年成立“茂县羌医药研究中心”的同时,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申报了《羌族民间医药收集整理》课题计划,1993年该课题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第三...
...强化生物技术向产业的应用辐射,支撑和引领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幅度提高生物和医药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为2020年实现生物技术强国、生物产业大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今年,“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在项目和专题两个层次进行...
...一般市民都认为保健品即使吃再多也吃不坏身体,可在昨天召开的“振兴保健产业”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提醒,保健品和药品一样,同样具有不良反应;不合理服用,一样可以损害健康。 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主任杜文民指出,现在不少保健品添加了药物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