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小蓟「释名」亦名虎蓟(大蓟)、猫蓟(小蓟)、马蓟、刺蓟、山牛蒡、鸡项草、千针草、野红花。「气味」甘、温、无毒。「主治」1、心热吐血。用小蓟叶和根,捣烂压汁,每次服二小碗。2、七窍出血。用刺蓟捣汁和酒服。或取干蓟研细,冷水送服。...
...钱乙(约1032-1113),字仲阳,山东郓州(今山东省东平)人,北宋著名儿科学专书。世界医学史上与中国医学史上的地位确是十分重要的。钱乙也因此书名留医史。 ...
...二钱) 马勃(八分) 鲜竹茹(三钱) 白茅根(去心,二扎) 白茅花(包,一钱) 参三七(另研末冲,三分) 藕汁(冲服,二两)【二诊】 服药后,烦躁得汗,表热头痛均已减轻,温邪虽有外解之势,而吐血不止,咳呛胁肋牵痛,寐不安,便血依然,舌苔转黄...
...瘀结者.皆可用之.金能制木.治风辟邪.又其余事耳.)《本草崇原》侧柏叶气味苦,微温,无毒。主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生肌。(《别录》附。)凡草木耐岁寒,冬不落叶者,阴中有阳也,冬令主太阳寒水,而水府属太阳...
...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 Ratory Infection)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据统计,急性呼吸道感染约占儿科门诊患儿60%以上,肺炎占住院患儿1/3以上,且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我国12省市小儿死亡原因的...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脉证十二条 方五首)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 师曰:夫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 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
...热俱清,血自不吐矣。处方 生石膏(三两轧细) 生怀地黄(一两五钱) 生怀山药(一两) 生杭芍(一两)知母(三钱) 甘草(三钱) 乌犀角(一钱五分) 广三七(二钱轧细)药共八味,将前六味煎汤三盅,犀角另煎汤半盅和匀,分三次温服下。每服药一次,...
...其出,不可强为之御也。盖所出之血,皆败血也,纵能止之,亦不归经,久当复出,故不可御。必服以消血之药,佐以润下之剂,使其败血下行,乃服止血之剂,以杜其根,服补血之剂,以还其元,庶可以收全功也。花蕊石散(方见劳瘵条。)四生丸治吐血、衄血,阳乘于...
...治吐血。当归(一钱半) 川芎(一钱) 芍药(一钱半) 生地黄(一钱) 侧柏叶(一钱半)栀子(炒黑上水二钟,煎至八分。入京墨汁三茶匙,童便半酒钟,姜汁少许,食远温服。一方 治吐血不止。用干姜炒黑为末,童便调服。此从治之法。一方 治暴吐紫血...
...现代医家。又名霨(雨^弟)。江苏南通人。幼年随父迁居河南开封,1928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校,即在开封开业行医。精儿科证治,喜用散剂,尝自制达原饮、定风散、加味三甲散等二十余种散剂,治疗以简、便、验为特点。着有《中医内科幼儿科医案辑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