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臾_学术观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张伯臾治学,主张寻本溯源,以《内经》、《伤寒杂论》为基础,但同时又必须结合临床广览医书,撷采众长,这样才能增进学识,提高医术。他认为读历代医家之书,不能肓从,不能不加思索地兼收并蓄,重要在于认真地进行临床验证,方能学到真谛。徐灵胎评注...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ngboyu/538-2-1.html

柏连松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病教研室主任等。柏连松教授,早年师从全国著名老中医、上海中医外科名医夏少农教授,跟随夏师临诊,后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市中医进修班。他全面、系统地掌握了夏氏外科中医特色,在从事中医外科、肛肠科40多年中,他长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bailiansong/index.html

自撰佳联抒心怀--名医楹联赏析_【中医宝典】

...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一种独特表现形式,是篇幅最短文学体裁。它长短自如,意蕴丰富,无论文人学士还是市井百姓均喜闻乐见,可谓雅俗共赏。历史上许多名医诊余常自撰楹联抒发胸臆,内容或论医道奥妙,或抒人生感悟,或铭医德箴言,或题警世哲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37.html

西汉名医---淳于意_【中医宝典】

...淳于意,西汉时期名医,与张仲景、华陀并称汉代三大医学家。 临淄人,因曾任齐太仓令,又称“太仓公”“或仓公”。 曾拜公孙光、公乘阳庆等名医为师,学习黄帝、扁鹊脉术。 精于望、闻、问、切四诊,尤以望诊和切脉著称于世。 品格高尚,不愿做贵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596.html

奇经客邪之_《原机启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人之有五脏者,犹天地之有五岳;六腑者,犹天地之有四渎;奇经者,犹四渎之外,别有江河。奇经客邪,非十二经之治。十二经之外,别有治奇经之法。《缪刺论》曰∶邪客于足阳跷之脉,令人目痛,从内 始。《启玄子·王冰注》曰∶以其脉起于足,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yuanjiqiwei/849-4-12.html

翟良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末清初医家。字玉华,山东益都人。幼习儒,随父宦游。尝患疾数月,由医调治而愈,遂留心攻读医药,后竟成名医,颇有治验。后于顺治年间应召入京,不得志而归。撰有《脉诀汇辨说统》、《痘科类编释意》、《经络汇编》等行世。另有《药性对答》等数种,...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521.htm

甘伯宗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医家史传,惜原书早已亡佚,其部分内容散见于宋代《历代名医蒙求》之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ganbozong/index.html

名医妙法,淋雨透疹_【中医宝典】

...清代名医黄元御由京返乡,名噪一时。其女远嫁,生一子,出痘,势甚危,抱归求治,黄一见即怒责道:“此症险恶,不过日晡,速行。”其女长跪乞怜,黄不顾,呼人急驾骡车送之返。这时烈日炎炎,驾车人又故而迟迟未能上路,在中途又遇到倾盆大雨,周身淋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383.html

发展中医保障农民健康_【中医宝典】

...我们昔阳境内山上有上百种中草药,老百姓经常上山采药,用传统方法治疗感冒、上火等小病。大寨村民看病比邻县条件好一些,20世纪80年代,大寨曾实行过一段时间商业医疗保险,老百姓可以少花钱,看一些普通。后来,因保险公司承受不了压力而中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553.html

朱良春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就始终使用一个处方治疗,这样会把中医辨证论治“活法”庸俗化、机械化,要防止把辨证与辨相结合方法引入歧途。在危急重病面前,朱良春颇具高见:对急性热病诊治,他主张打破卫气营血传变规律,提出“先发制,发于机先”,采用表里双解或通...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uliangchun/index.html

共找到991,6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