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七十列传·儒林列传解析

...似水乳一体而莫辨。这和其它类传序言往往直接阐发思想观点的做法,颇为不同。 有的当代学者指出,本篇“是司马迁首创的教育史传”,“因为在古代,教育是通过传播儒学来发展的”(张大可史记论赞辑释)。诚然,孔子著述讲学,既是儒学之祖,也是一代教育...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271.html

史记·七十列传·春申君列传解析

...诸侯军攻秦,败归。后因贪图富贵中李园圈套被谋杀。对于春申君其人,司马迁作了大体公允的评述:“春申君之说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归,何其智之明也!后制于李园,旄矣。”春申君“以身徇君”(太史公自序)是对暴秦以强凌弱的一种抗争,一定程度上维护...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228.html

太史的解释_太史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calendar 指司马迁史记 Historical Records written by Si Maqian 参之太史。——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国语辞典 職官名。編載史事兼掌天文曆法。秦漢稱為「太史令」。魏晉以後,修史之職轉歸...

http://hanwen360.com/c/313380.html

汉书作品考究_史书_【文学360】

...核,固文赡而事详”。这十字,十分有道理。司马迁的文章“直”,而事则“核”,是经得起考据和批评的。当然史记里也有事情讲错的,不晓得多少,大体言之,文直事核,纵有忽略,也可原谅。“赡”就不如直”,“详”亦不如“核”。若使文赡而不真,事详而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945.html

司马迁出生年份的争论_历史学家_【文学360】

...引用博物志所以年“二十八”应是“三十八”之误。正义注称太初五年,司马迁“处四十二”是正确的。其二,根据史记?游侠列传所载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下令将各地毫强和资财三百万缗以上的富户迁往茂陵,郭解财产不多,也被强行迁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900.html

孙子兵法简介_兵家_【文学360】

...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事见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 孙子兵法是兵家经典著作,由春秋末年著名军事家孙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635.html

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一部份译文

...局限性所在”。我查考后汉书记载王允说:“汉武帝不杀司马迁,使得他作出了一部诽谤的书,贻害于后世。”被班固所批评的司马迁的观念,就是所谓“谤”了。其实这正是司马迁史隐微而不明说的用意之所在。大抵史记的叙述体例和有关论说,都是有所指的,并...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270.html

国语在线阅读

...的重要事件。从传授渊源来看,可以认为是左丘明所作。国语出自的记录,是一种价值极高的原始史料,因此司马迁史记时就从中吸取了很多史料。国语 目录◎ 目录◎ 國 語 卷 第 一◎ 國 語 卷 第 二◎ 國 語 卷 第 三◎ 國 語 卷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804.html

六国年表_史记

...者必於东南,收功实者常於西北。故禹兴於西羌,汤起於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7701.html

十六、史传_文心雕龙译注

...到班固编写汉书,继承了前代史家的事业,特别是从司马迁史记中,得益更多。汉书的“十志”相当丰富,赞辞序言写得弘丽,的确是文质彬彬,意味深厚。至于学习儒家圣人和经书的典雅,条理清楚、内容丰富的功绩,抛开班彪之名而窃取其成就的罪过,...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0875.html

共找到475,7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