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砚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话著作。四卷。清·王士雄撰于1838年。本书汇集王氏在各地行医见闻、杂感、学医心得及诊疗经验。对古代医药文献中某些观点作了比较客观评价与分析。其中颇多独到见解。本书还选收诸家医案,附述个人治验,收采较多民间单方、验方。其中也辑录了...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652.htm

《归砚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话著作。四卷。清·王士雄撰于1838年。本书汇集王氏在各地行医见闻、杂感、学医心得及诊疗经验。对古代医药文献中某些观点作了比较客观评价与分析。其中颇多独到见解。本书还选收诸家医案,附述个人治验,收采较多民间单方、验方。其中也辑录了...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31.htm

傅仁宇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眼科医家。字允科。秣陵(今江苏南京)人。祖传眼科医术。承家学,亦精治眼疾。行医三十余年,对金针拨障及钩、割、针、烙等眼科手术尤为所长。曾采摭群书,结合家传及个人临证经验,撰成《审视瑶函》(又名《眼科大全》)六卷(1644年),书中总结...

http://qihuangzhishu.com/168/953.htm

中医药名对联二_医药对联_【中医宝典】

...我国中药药名多达数千种,不少医家以中药为素材编出许多“药名对联”故事来,颇为有趣。 张氏父子在外地行医,因医技高超,求医者不绝,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可是,他们却遭到本地一名医霸百般刁难。为此,父子俩决定返回故乡。临行之前,他们在店门口...

http://zhongyibaodian.com/duilian/a11128.html

中国古代著名医书简单介绍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卷首为“药录”,辑录药物800余种,详论其性味、主治等,其中有些是唐以前未收录新药和外来药物。书中对内、外各科病证诊治在《千金要方》基础上均有增补,并收载了当时医家秘藏汉张仲景《伤寒论》内容,选录《千金要方》所未载古代方剂2000...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35.html

郝允(?-1054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宋代医家。博陵(今河北定县、蠡县一带)人。精通医术,尤长脉诊。治病多效,行医四十余年,活人甚众。尝将《内经》一书加以注释,名为《素问笺》。太医赵宗古等从其学。子怀质,传其学,亦精脉诊。...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78.htm

医家小传_《圆运动古中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医理论之契合点思维理路。(二)对传统中医处方和医案整理、辨析四种。《古方基础篇》总结了六种治疗处方标准方法;《时方汤头改错篇》审定了传统《汤头歌诀》中的错误;《医案读法篇》系统整理了古代各著名医师医案;《注释王孟英医案》则化难为易...

http://zhongyibaodian.com/yuanyundongdeguzhongyixue/1101-5-0.html

名医-罗天益_【中医宝典】

...刊出了多部李杲医学著作,对传播“东垣之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1251年后,他自师门回乡行医,以善治疗疮而显名,为元太医,元兵南下。罗天益一再随军征战,他在军中,还四处访师问贤,以提高医术。罗氏以《内经》及东垣学说为指导,提出了“脾胃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72.html

名医罗天益_【中医宝典】

...刊出了多部李杲医学著作,对传播“东垣之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1251年后,他自师门回乡行医,以善治疗疮而显名,为元太医,元兵南下。罗天益一再随军征战,他在军中,还四处访师问贤,以提高医术。罗氏以《内经》及东垣学说为指导,提出了“脾胃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91.html

罗天益_【中医宝典】

...刊出了多部李杲医学著作,对传播“东垣之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1251年后,他自师门回乡行医,以善治疗疮而显名,为元太医,元兵南下。罗天益一再随军征战,他在军中,还四处访师问贤,以提高医术。罗氏以《内经》及东垣学说为指导,提出了“脾胃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27.html

共找到849,9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