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吸收水分增加是指小肠吸收不良,而导致肠道对水分的吸收增多,从而引起身体的不适。肠道吸收水分增加会引起腹泻,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
...目录 《痧胀玉衡》参苓归术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痧胀玉衡》:参苓归术散【别名】木六、六十二号谦象方【处方】人参、白茯苓、当归、白术、白芍药、陈皮、黄耆、川芎、熟地黄、甘草。【功能主治】痧退之后,气血虚弱者。【用法用量】木六(《痧...
...目录 《女科秘要》加味参苓生化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女科秘要》:加味参苓生化汤【处方】川芎1钱,当归2钱,干姜5分,甘草5分,茯苓1钱5分,山药1钱,肉果1个(煨),诃子皮1钱(去油),莲子7粒,人参2钱,糯米1大摄。【功能主治...
...真菌为大自然中一大类群,属于低等植物(与藻类、地衣同属一类)。自然界的真菌种类极其繁多,其中担子菌科的一些腐生菌为人们熟知的食物(如香蕈、蘑菇、金针菇、竹荪、猴头菇、银耳与茯苓、云芝、猪苓、冬虫夏草和马勃等均为常用中药材),加速开发真菌类...
...目录 《辨证录》参苓麻草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辨证录》:参苓麻草汤【处方】麻黄1钱,人参3钱,茯苓1两,甘草1钱。【功能主治】冬月伤寒,头痛,遍身亦疼。【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一...
...(一)发病原因 大肠息肉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息肉数目可分为单发和多发,但目前国内外较广泛应用的是以Morson的组织学分类法为基础,即将大肠息肉分成肿瘤性、错构瘤性、炎症性和增生性(表1)。此分类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将大肠息肉统称为腺瘤,而...
...疳疾伤脾因作泻,先清后补为妙诀,初宜清热和中汤,久泻参苓白术捷。【注】疳泻之证,多缘积热伤脾,以致水谷不分,频频作泻,法当清热渗湿,以清热和中汤主之。若泻久不愈,当渐为调理,参苓白术散主之。清热和中汤白术(土炒) 陈皮 浓朴(姜炒) 赤苓...
...目录 《张氏医通》参苓琥珀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张氏医通》:参苓琥珀散【处方】人参5钱,延胡索5钱,丹皮4钱,茯苓4钱,川楝子(煨,去皮核)2钱,琥珀2钱,泽泻3钱,当归梢3钱,甘草梢(生)3钱。【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便...
...目录 《圣济总录》参苓粥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参苓粥【处方】人参(锉)1两,白茯苓(去黑皮、锉)半两,粳米(净洗)2合,生姜(切)2钱。【功能主治】益气补虚,健脾养胃。主伤寒胃气不和,全不思食,日渐虚羸。气虚体弱,脾胃...
...目录 《症因脉治》参苓河车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症因脉治》:参苓河车丸【处方】河车1具。【制法】酒煮烂,收干,打白茯苓5-6两为丸。加人参更妙。【功能主治】脾肺精虚劳伤。【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