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能引起红细胞增多的造血前体细胞疾病。本病罕见,患病率仅5/100万。诊断时平均年龄为60岁,但也可在较早年龄发病。【症状】红细胞增多使全血容量增加,血液变粘稠,血流不易流经小血管(高粘综合征)。但是,在症状出现之前,...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是多能髓样干细胞恶性增生引起的疾病。骨髓内常同时有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系各种成分增生,但以红细胞系增生最突出,导致红细胞明显增多,可达6~10×106/μ1。由于血红细胞增多引起...
...小儿Glanzmann-Naegli综合征,小儿Glanzmann病,小儿血小板功能不全,小儿血小板机能不全,小儿血小板衰弱症 瑞士医师于1918年首先报道本病,故又称Glazmanns thrombasthenia(GT)。本病属血小板...
...对于原发性纤溶,采用纤溶抑制剂大多可取得良好效果。抗纤溶治疗是目前治疗先天性纤维蛋白溶解惟一有效的方法,大多患者需终身治疗。医源性纤维蛋白溶解多为自限性,停用纤溶药物后一般可很快恢复,仅少数情况需抗纤溶治疗。 血友病和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发生出血...
...本病的致死病因。性紫癜的特点是四肢肌肤散布斑点或波及全身,重症患者伴关节疼痛或腹痛,便血、吐血、崩溃等,严重者可发展为紫癜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
...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肝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与肝素的剂量、注射的途径和既往有无肝素接触史等并无明确的关系,但是,与肝素制剂的来源有关。...
...如果有脾脏肿大,骨髓和血液中三系细胞增多,但红细胞增多程度不够明显,则必须考虑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或骨髓纤维化早期的可能。但慢粒白血病早期阶段的特点是轻度红细胞增多而不是贫血。此外,10%~40%患者有明显的类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表现,...
...输血和进行脾切除,常可使患者获救。 阿昔洛韦及其衍生物在体外试验中有拮抗EB病毒的作用,但此类药物不必常规地应用于一般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唯有伴口腔毛状黏膜白斑病的艾滋病患者以及有充分证据说明是慢性进行性EB病毒感染者可考虑应用此类...
...,本组疾病可分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骨髓纤维化4种疾病。这4种疾病虽表现各不相同,但可相互转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已如前述)。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是多能...
...(一)治疗 对于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如果血小板数目不低于50×109/L,而且无明显临床症状,则可以继续应用肝素治疗,一般血小板数目可以自行恢复。当血小板数目小于50×109/L或者有血栓形成的表现时,才停用肝素治疗。停用肝素几天...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