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来云,僧已坐化。子一指然状宛然。 同年史状元立庵(大成),鄞人。其太公亦与一僧善,一日见僧入宅,觅之不见,而状元生。生而长斋,成顺治乙未进士,后官至礼部侍郎。或云大成,即僧之号。 ◎大将军小将军 钱舜举《折枝牡丹》一卷,有蜀郡桑门公实悟光...
...。今日性命。唯委此人。僧坦诊候。知帝危殆。乃对曰。臣荷恩即重。恩在效力。但恐庸短不逮。敢不尽心。帝颔之。及静帝嗣位。迁上开府仪同大将军。隋开皇初卒。僧坦撰集验方十二卷。行纪三卷。行于世。(太平御览)〔姚大夫单方〕艺文略一卷(本朝现下书目。有...
... 《赐新除保宁军节度使冯京告敕诏书茶药口宣(元祐二年三月二十八日)》苏轼 有敕。 全魏之寄,旧德为宜。 勉即征途,以答民望。 往颁珍剂,昭示眷怀。 《赐镇江军节度使充集禧观使韩绛诏书茶药口宣(元祐三年三月二十八日)》苏轼 有敕。 卿德齿俱高...
...,须乘五马(一作湖)扁舟。 生计曾无聚沫,孤踪谩有清风。 治产犹嫌范蠡,携孥颇笑梁鸿。 弱累已偿俗尽,老身将伴僧居。 未许季鹰高洁,秋风直为鲈鱼。 《数日前梦人示余一卷文字大略若谕马者用吃蹶两字梦中甚赏之觉而忘其余 戏作数语足之(四言。 )...
...臣无任。 《谢赐历日诏书表二首(之一)》苏轼 臣轼言。 伏蒙圣恩,特赐臣诏书并元祐五年历日一卷者。 论道调元,虽大臣之职;授时赋政,亦郡守之常。 而臣供奉内朝,使指一道。 居则代言而颁令,出则劝民以务农。 蒙此恩荣,敢忘奉顺。 臣轼(中谢)...
...之,愿稍宽假,递中附往也。 子野诚有过人,公能礼之,甚善。 向蒙宠惠高文,钦味不已,但老懒废学,无以塞盛意,悚怍而已。 《与潮守王朝请涤二首(之二)》苏轼 承谕欲撰韩公庙碑,万里远意,不敢复以浅陋为词。 谨以撰成,付来价,其一已先遁矣。 卷...
...子奏。 臣伏见《元祐贡举敕》:“诸诗赋论题,于子史书出。 (唯不得于老庄子出。) 如于经书出,而不犯见试举人所治之经者亦听。 (“谓如引试治《诗》、《书》举人,即听于《易》、《春秋》经传出诗赋论题。 引试治《易》、《春秋》举人,即听于《周礼...
...粗野,复求苏、杭湖山之游,无复仿佛矣。 何日会集,慰此牢落。 惟万万自重。 《答水陆通长老五首(之二)》苏轼 《三瑞堂诗》已作了,纳去。 恶诗竟何用,是家求之如此其切,不敢不作也。 惠及温柑甚奇,此中所未尝识也。 枣子两{奄},不足为报,但...
...而观过,谓臣或出于爱君,就所短而求长,知臣稍习于治郡。 致兹异宠,骤及非才。 恭惟先帝全臣于众怒必死之中,陛下起臣于散官永弃之地。 没身难报,碎首为期。 臣无任。 《登州谢上表二首(之二)》苏轼 臣轼言。 伏奉告命,授臣朝奉郎、知登州军州事...
...于邦之良政。 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后徙陕州夏县。《新史》列之《卓行传》。贞元十四年,公时年二十七,为集贤殿正字,作此碣。集又有《与太学诸生书》,论城事亦甚悉。) 四年五月,皇帝以银印赤绂,即隐所起阳公为谏议大夫。(...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