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君·孔子家语

...忠則於眾,信則人任之,勤斯四者,可以政國,豈特一身者哉.故夫不比於數,而比於踈,不亦遠乎;不修其中,而修外者,不亦反乎;慮不先定,臨事而謀,不亦晚乎.」 孔子讀詩于正月六章,惕焉如懼,曰:「彼不達之君子,豈不殆哉.從上依世則道廢,違上離俗...

http://wenxue360.com/guji/4122.html

孔子家语·终记解评析

...这一篇是讲孔子临终前及死后丧葬之事孔子认为有生必有死,所以他感到将死却处之泰然。他所感叹是:“夫明王不兴,则天下其孰能宗余?”担心他治世之道不能被后人采用。“哀公诔”章,子贡批评鲁哀公在孔子生前不重用孔子,认为“生不能用,死而诔之...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956.html

孔子家语·屈节解译文

...子路问孔子说:“我听说大丈夫生活在世间,富贵而不能有利于世间事物;处于贫贱之地,不能暂时忍受委屈以求得将来伸展,则不足以达到人们所说大丈夫境界。” 孔子说:“君子所做事,期望必须达到自己目标。需要委屈时候就委屈,需要伸展...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746.html

医患关系不是合同关系_就医指南_医疗纠纷_【中医宝典】

...医疗服务收费。而其中向患者收取医疗服务收费只是用以弥补卫生事业经费不足。可见在患者就医过程中,患者享受到医疗服务他所支付价金是不对等。据此则合同关系另一基本要素-等价有偿在医患关系中也是不存在。 第三,如果真的将医患关系理解...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11462.html

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译文

...孔子母亲死后,准备与他父亲合葬在一起。孔子说:“古代不合葬,是不忍心再看到先去世亲人。《诗经》上说:‘死则同穴。’自周公以来开始实行合葬。卫国人合葬方式是夫妇棺椁分两个墓穴下葬,这样事我听说过。鲁国人是夫妇棺椁葬在同一个墓穴,...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753.html

孔子家语·论礼评析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社会混乱,孔子想用礼、乐来恢复社会正常秩序。“孔子闲居”篇讲就是孔子对礼一些重要见解,如什么是礼,怎样做才符合礼,并全面地论述了礼功用:“郊社之礼,所以仁鬼神也;禘尝之礼,所以仁昭穆也;馈奠之礼,所以仁死丧也;...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943.html

孔子教育理念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教育理念 孔子教学项目有四:文、行、忠、信。(原文见于《论语·述而》)文,指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行,是德行;忠,意指尽心尽力;信,即为诚实无欺。 孔子对于古代文献十分重视,尤其是诗、礼、乐。他认为这三项学问对于人性情养成非常重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76.html

智囊(选录)·上智部·孔子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孔子有一天出行,在路上其驾车马挣脱缰绳跑去偷吃了农夫庄稼,农夫非常生气,捉住马并把它关起来。子贡去要马,放下架子低声下气地恳求农夫把马放了,没想到农夫根本不理他。孔子说:“用别人听不懂道理去说服他,就好比请野兽享用祭祀太牢,...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5208.html

孔子仪容_儒家_【文学360】

...孔子生而首上圩顶,长成后身长九尺六寸,被称为“长人”。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即有孔子之名“丘”来源于此说法。 唐朝司马贞认为:“圩言乌。顶音鼎。圩顶言顶上窳也,故孔子顶如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63.html

孔子家语·五刑解评析

...这篇重点讨论礼关系。由于人们有种种道德缺陷,如不知足、不仁、不义、相陵、男女无别、嗜欲不节等,古代圣王制定了相应礼仪刑律,人们懂礼就不会触犯刑法,遵礼是“豫塞其源”,如果“不豫塞其源,而辄绳之以刑,是谓为民设阱而陷之”。可见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946.html

共找到917,9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