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与的关系_《临床营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最近的营养研究从单一营养素对人体的影响转移到两种到三种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体的影响趋势。其中维生素A与的相互关系,特别引起营养学家的注意。11.8.1 实验动物的研究观察的缺乏会使哺乳动物如猪、羊、大鼠血中视黄醇降低。而锌缺乏...

http://qihuangzhishu.com/1002/98.htm

明代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宣德五年(1430),朝鲜两次派芦重礼等医生来中国,邀请明太医院医生周永中和高文中,质疑并鉴定本国药草的真伪等。我国《医学疑问》载,1617年朝鲜陪臣随崔顺立等来中国求教医药问题。问答内容由傅懋先撰成《医学疑问》一书。明代,朝鲜对中国医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64.htm

序_《医学见能》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检方与之,新发者、覆杯即止,久者、三饮而已。因是上下皆谓家君知,而不知实得之此书之力,洵可贵焉。容川通今古,识超凡俦,其所着《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不舍近而求远,不趋新奇而废正道,早刊行世,已为学人奉若圭臬,惜是书独付阙如,乃为校阅,并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jianneng/824-4-0.html

医学著作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之说不确。 (3)反映了隋唐五代医药学术成就 敦煌经残卷,反映出隋唐五代医学理论和脉的成就。如P.3655卷中,对习用的“明堂”一词作出确当的解释:“明者命也,堂者躯也”。意为“明堂”指活着的人体。P.3477卷提出治脉的两种基本手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45.html

关于医学的起源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医学起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过去的史学家们对此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诸如医源于神、医源于圣、医源于巫、医源于动物本能、医源于人类之爱、医源于劳动等等,都各有所据,又各有所偏。医学的起源,不可能是单一因素作用所能解释...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11.html

医学史的概念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把医学史理解为一种纯粹描述史实而不涉及医学发展规律的学科,而把史学作为研究医学发展规律的学科,那是欠恰当的。以为医学史不是,不带有理论性,而史学才是学,才是理论性的科学,也是不够恰当的。医学史从来不排斥对医学历史的理论性研讨,相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5-2.html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书目_【中医宝典】

...医学文献发展专科目录了。如:《隋志》著录的《四时采药及会目录》,宋·《秘书省四库阙书目录》著录的《经目录》,《大宋本草目》,明·《李嵩诸医书目录》,清·王宏朝的《古今籍考》,余鸿业的《林书目》,董恂的《古今籍备考》,邹澍的《经书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094.html

中医内科的定义、性质及范围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中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中医内科古称“疾”、...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1-1.html

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思想_【中医宝典】

...融会贯通,涌现出一批中西医结合的生力军,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医疗卫生体系。 全科医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北美兴起的一门综合性的临床医学学科,其基本特征是将生物医学、心理科和社会科学有机地整合为一体,突出临床实用性、诊疗简便性和服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33.html

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宋代医学教育虽不如唐代稳定,却有所改革和发展,政与医学分立,太医局成为国家最高医学教育机构,地方也设有“医学”专门培养医药人才。(一)国家医学教育机构太医局 医学教育设立机构,始自仁宗庆历四年(1044),太常寺置太医同,于翰林院选拔...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2.htm

共找到125,6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