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之霍乱、疟痢、吐血、咳嗽,莫不各有斯三者,是三证明,而诸外感证,自迎刃而解。何偏之有?夫医本全生术耳。今习是术者,全生适足以伤生。盖欲人之生者,是其心。速人之死者,是其术。无他,医庸故也。天下多一明医,而所全者众,少一庸医,而所全者更众。...
...读书宜识字,顾名即思义,人事尽如斯,少弊自多利。今医者满天下矣,试问以医字作何解说,莫不张口茫然,如坠烟雾。字且不识,而欲其技之良、道之精,得乎?医之字义从匚从矢从 从酉。匚受物之器,受矢于器为医。《说文》训为“盛弓弩短矢器”,加 于右上...
...此血字,在中医多连气血言之,以气血二字,原不能分立也。此血字似不宜列于病理,余欲学者特别注意,且余对血证实验亦特别有心得,故录于此。西医言病理,对于血之变态,则专注重于有形,其说之大概约分四种:①动脉性充血,即由于身体内一部分血管运动神经...
...30g 二剂二诊:山洪桀骜不驯,经仍先期而汛,量多色鲜,舌红少苔,脉弦略数。此阴虚血热,逶延日久,病势已深,非旦夕可医,宜清热凉血,补肾固冲。拟凉血固经汤:龟板15g 白芍15g 生地15g 生地榆15g 黄芩10g 柏叶10g 知母10g ...
...《灵枢》,《难经》为医经者;有称《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为医经者;也有把以上统称为医经者。 ...
...我国最早的一部医话专著是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128l-1358年)所著的《格致余论》。 《格致余论》撰写于1347年,因“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本书自序),遂以《格致余论》为书名。书中共载医论41篇,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
...闽中名医.林子以陈修园陈道着两先生对.敬以修园先生所着南雅堂十一种医书见示.且余本善病患也.又耳熟是书久矣.适林子复以伤寒医诀串解手录一通乞序于余.余不敏.每兢兢官守.尚恐才不足以经世.何暇论及卫世.然串解实补伤寒浅注所未备.不可以无传.若再...
...谚云∶秀才学医,如菜作齑。以其明于理,而易过于医,医与儒皆不外乎一理也然运用枢机,主宰一身者,皆心也,故古圣贤,养心正心明心,千言万语谆谆,独重乎心,以心为主,而医家亦以心为君主之官也。独赵氏一书,强引《内经》“十二官危”之一语,反复立论...
...本报记者 向佳 中国医史博物馆始建于1982年。今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新馆在原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并重新装修布展。不少库存珍贵文物的亮相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参观。 改扩建后的中国医史博物馆,为世人构建了一幅中医药文化的通史画卷。展出...
...侄孙××,患肠结证,缠绵两月有余。更医数十人,服药百余剂,不但无效,转大增剧。伊芳亦以为无人能治,无药可医。气息奄奄,殓服已备。后接先生来信(曾为去信服衷中参西录中赭遂攻结汤),即携《衷中参西录》往视,幸伊芳心神未昏,将赭遂攻结汤方查出示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