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医学发展概况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人口继续增加,1843年已增至60多万人,1920年以后,延边各地陆续出现了医学研究会,该会大量吸收民族民间医及有志于医者为会员,组织他们学习民族医学理论,把他们培养成为朝鲜民族医。这样,到了1928年朝鲜民族医人数增加至319名。...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08.htm

康复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1985年在理疗学会的基础上建立了“物理康复学会”,其全称为“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中华医学会的有些分科学会如神经精神科会于1991年建立了神经康复学组,说明康复医学与其他医学学科之间的交流渗透已达到一定的深度。从1984年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33.htm

明代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蜀锦。从曲直濑正纯丹溪之术于京师,兼攻仲景、河间、东垣三家说。著《外科单方》,独树一帜。与同学崛正意(号杏庵,1585~1642)相谋,立磋峨精舍,门下三千人从。古林教学重《医学入门》,讲读以导诸生,使此书盛行于日本,取李《习医规格》梓行...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64.htm

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三国以后,与外国的陆上、海上交通均已逐渐发达,交往逐渐开展,其间自然也带来了医药卫生方面的交往。一、中印医学交流中印两国,都是古代的文明古国,各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两国的医学在古代都已十分发达。早在后汉时期波斯籍佛徒安世高开始翻译佛经,其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8.html

近代西医书籍的出版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我国近代西医学书刊的出版和医药学术团体的建立,是中西医文化交流的产物,反映了近代西医在我国发展的轨迹。我国出版的近代西医学书籍,最初以来华外国传教医师的译述为主。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我国赴日留学生进行了大规模的近代西医药学书籍的翻译和...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49.htm

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由于徽宗的倡导,当时五运六气之说盛行。运气也成为学习重点之一,列为各科必试科目。公试合格后,选取医疗技术精良者充当药局医师以下职务,其余各以其等第补官,或派为本博士、正录,或委为外州医学教授。(二)地方医学教育宋代地方医学教育也较发达和...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2.htm

医学举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四卷。又名《注礼堂医学举要》。清·戴绪安辑于1886年。卷一脉;卷二为五运六气,卷三汤头歌;卷四校补药性。其中以脉叙述较详。唯运气病之推算,不免有些机械。现存光绪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12.htm

医学举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四卷。又名《注礼堂医学举要》。清·戴绪安辑于1886年。卷一脉;卷二为五运六气,卷三汤头歌;卷四校补药性。其中以脉叙述较详。唯运气病之推算,不免有些机械。现存光绪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51.htm

外科的发展_《外科学总论》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此外,生物工程技术对医学正在起着更新的影响,而医学分子生物学的进展,特别对癌基因的研究,已深入到外科领域中。毫无疑问,外科学终将出现多方面的巨大变化。随着现代外科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的迅速发展,现在任何一个外科医生已不可能掌握外科的全部知识...

http://qihuangzhishu.com/985/3.htm

金元医学争鸣创新的评价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金元时期诸医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上,其突出的创新成就,对明、清乃至今日中医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一)金元医学争鸣兴盛的原因:“金元医学”在短短一百多年间,从诞生、成长到发展,始终贯穿着“开拓”、“创新”、“争鸣”这样一种新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11.htm

共找到71,2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