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的学说——西藏医学史上的两大学派_民族中医藏医_【中医宝典】

...藏医的学说——西藏医学史上的两大学派 约自公元十五世纪开始在西藏的医学史上形成了北方派和南方派如同日月的两大学派。 这两大学派都坚持《四部医典》的总纲和理论,利用各自的智慧,予以校订,进行广泛的阐释。同时结合自己的具体特点,对独特的经验...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753.html

蒋示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末清初医家。字仲芳,号自了汉。古吴(今江苏苏州)人。幼年丧母,寄居舅家,自学方术,乃通医理。清初避战事于山乡,遇邻里有疾,即按方加减与之,每多有效,求治者众。然蒋氏有感方多论杂,难窥医学之奥,因而精读《灵枢》、《素问》等医经名著,摭摘...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368.htm

首批“湖南省农村名中医”评定_【中医宝典】

...本报讯  (记者彭中华)湖南省卫生厅、省人事厅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出了首批79名“湖南省农村名中医”,并规定他们在今后申报晋升副主任医师职务任职资格时可以免考医学基础知识。此项工作将作为制度确定下来,每3年评选一次。 此次评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009.html

科学辨证法与中医学的发展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辨证论治的具体实施是方证对照,与西医以病源、病位为主要依据的病名相参照,有相通的,但不相通的甚多。一个是横向联系的概括,一个是纵向联系的概括,一个是讲表象,一个是讲里象,不合对照,却可配合。(2)中医走向国际的语言表达问题:一本经典医书便是一本...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80.html

任继学_恩师仙逝 教诲铭记——缅怀国医大师任继学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有寒热温凉之性,辨之不爽,何能愈病,关键平日读书,法在择书而研读求实,发书中之微蕴,悟文外之精义。对医学文献中那些无稽之谈,荒诞之籍,就要‘不可信’,更不可‘尽信’,这类书确实不如无之。”先生对于选读经典的观点,使我们受益匪浅。学无止境 ...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renjixue/1090-7-0.html

程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字心源,号建武居士、道承、若水。江西南城人。精研医学经典,尤推崇金元四家学说,并能融会贯用于临证之中。撰有《程氏医彀》十六卷(1579年)。为医学入门类书籍。...

http://qihuangzhishu.com/167/482.htm

藏医药发展(第一阶段——历史上藏医药的发展)_【中医宝典】

...取唐高宗之女金城公主时,再次从内地带来了《王药珍》等许多医药理论经典。 公元708年出生的宇妥宁玛·云丹贡布,精通各种文化,尤其是医学。他从事医学一生,做了无数利众事业,当时在我们西藏祖先们所创造的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同时吸收了古印度、尼泊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75.html

历史上藏医药的发展(1)_【中医宝典】

...珍》等许多医药理论经典。 公元708年出生的宇妥宁玛·云丹贡布,精通各种文化,尤其是医学。他从事医学一生,做了无数利众事业,当时在我们西藏祖先们所创造的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同时吸收了古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冲(今新疆境内)等地丰富的医学精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52.html

藏医药发展(第一阶段——历史上藏医药的发展)_民族中医藏医_【中医宝典】

...取唐高宗之女金城公主时,再次从内地带来了《王药珍》等许多医药理论经典。 公元708年出生的宇妥宁玛·云丹贡布,精通各种文化,尤其是医学。他从事医学一生,做了无数利众事业,当时在我们西藏祖先们所创造的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同时吸收了古印度、尼泊尔...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763.html

清代前中期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康熙以来,医家尊祟经典成为学风,呼应而起的经典医书注家,盛极一时。他们做了大量考证与注释工作,在古典医籍的整理研究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5.htm

共找到36,63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