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进一服。若恶心兀兀欲吐,嚼白梅止之。三服后,泻出恶物异虫,或身如蚁行不可名状,后用葱粥止之。忌风一月,及忌食油腻、湿面、咸酸并牛羊鸡猪犬肉、鱼腥。年远重病,不过二服全安。……凡取虫后,须以后大补茯神散补之。取尸虫神仙方(青囊)青桑枝 柳枝...
...令嗣小湖复梓是书问世。君之医与孝传,小湖之医之孝亦俱传。吾钦其人,乐为叙梗概云。咸丰元年九月上浣世愚弟郑銮拜叙生人者天也,然寒暑不正,雨 不时,则病患者亦天。天病患而不能治人病,惟医体天好生之心,以补其缺憾。人之一身,殆初生于天,后生于医乎?...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博士尤士杰经大量实验研究发现,河北以岭医药集团研发的通心络胶囊可减少急性心梗(AMI)再灌注后微血管和心肌的损伤。 据介绍,随着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不断深入研究,目前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功能已成为心血管病研究的...
...和再灸。又以补气血药,作膏药贴之。一方 治痔疮肿痛,用蜗牛(一名蜒蝣)阴干为末,敷之即愈。或用香油浸蜗牛月余,而以其油沫敷,亦效。洗药,用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莲房煎汤,先熏后洗。又方 治痔疮风肿疼痛,用胡麻子煎汤洗之,其肿即消。又方 用...
...证名。口内淡而无味。《世医得效方》卷十七,“虚则口淡”。《医学正传·口病》:“有口淡者,知胃热也。”《景岳全书·杂证谟》认为凡大劳大泻大汗大病之后,皆能令人口淡无味,并非皆为胃火使然。有虚实之别。虚者见于病后胃虚,宜健脾和胃,用六君子汤加...
...证名。口内淡而无味。《世医得效方》卷十七,“虚则口淡”。《医学正传·口病》:“有口淡者,知胃热也。”《景岳全书·杂证谟》认为凡大劳大泻大汗大病之后,皆能令人口淡无味,并非皆为胃火使然。有虚实之别。虚者见于病后胃虚,宜健脾和胃,用六君子汤加...
...目录 《医学正传》加味调中益气汤 《医略六书》加味调中益气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医学正传》卷四引东垣方:加味调中益气汤【处方】陈皮 黄柏(酒炒)各0.9克 升麻(去粗皮)柴胡(去芦)各1.2克 人参 甘草(炙)苍术各18克(米...
...。其热也,拂拂发热,发于皮毛之上,如羽毛之拂,明其热在表也。其口鼻气塞不通,心中烦闷不安。其恶风寒也,稍似裸体,便不能禁,虽重衣浓幕,逼近烈火,终不能御其寒,一时一日,增加愈甚,必待邪传入里乃已。语声重浊,前轻后重,高厉有力,腹中和,口知...
...单方》等书,其子吕梦征亦有医名。 清初以姜氏最为著名 清代初期,龙砂地区的医家以姜、叶两家世医,尤其姜氏最为著名。 华士姜氏家传医学九世,历盛200余年。二世姜礼字天叙,生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卒于雍正三年(1725年),著作有《风劳...
...1949年至196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医学心理学发展的初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医学界普遍学习了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试图用条件反射阐述病人的行为。直至1958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心理系与北京医学院协作,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