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简介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40)。该院与上海其它中医院校最大区别是设立研究院。该研究院“以实现国医科学化,养成国医高深人才以供社会需要,并以科学方式证明国医理论及治疗经过,以供世界医学研究为宗旨。”(Regulationsof Research ...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78.htm

近代西医书籍的出版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我国近代西医学书刊的出版和医药学术团体的建立,是中西医学文化交流的产物,反映了近代西医学在我国发展的轨迹。我国出版的近代西医学书籍,最初以来华外国传教医师的译述为主。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我国赴日留学生进行了大规模的近代西医药学书籍的翻译和...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49.htm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二)_【中医宝典】

...作为医学的组成部分的中国医学,同样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疾病防治、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劳动力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中国医学与西方近现代医学是有许多差异的,它的发展与地理、气候环境,以及社会的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等都有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37.html

自序_《医学心悟》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古人有言∶病卧于床,委庸医,比于不慈不孝。是以为人父子者,不可以不知医。虽然,医岂易知乎哉!知其浅而不知其深,犹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犹未知也。以卑鄙管窥之见,而自称神良,其差误殆有甚焉。予少多病,每HT 疾则缠绵难愈。因尔酷嗜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657/2.htm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_《医学心理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从上一节的论述中可以看到:现代医学必须包括医学心理学的全部内容,它作为医学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阐明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和机理,寻求人类战胜疾病、保持健康的心理途径,为整个医疗卫生事业提出心身相关的辩证观点和科学方法,同时提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xinlixue/967-4-2.html

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周礼注疏》卷五,见《十三经注疏》,666页)语,这显然是运用五行概念来归类,以诊断疾病的指导疗养,所以五行概念应用于医学当在《周礼》成书之前。《内经》中系统地总结了当时自然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例如《素问·阴阳离合论》云:“阴阳者,数可十,...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2.htm

序_《医学见能》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医学见能》四卷,蜀、天彭、唐容川着。仆得于江右笥筐,忽忽十余载矣,辞简理周,最有功于济世。盖容川原为初学弟子与夫不知医者说法,故理不求深,而方必录验,较之务求艰奥,而无俾实用者,未可同日语也。忆昔家君宦游豫章,幕府中人有以疾苦告者,即...

http://qihuangzhishu.com/824/2.htm

清代前中期少数民族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药物。明末清初,几乎各府县均有医学署。如郭世重纂辑的《南宁府志》记有:“本府治居城中西南……后堂设有医学”,“武缘县开设医学”,“横州治设有阴阳医学,永淳县亦有医学,上思亦有。”道光年间,在忻城土司衙门西侧建起一练“大夫第”,莫氏土司第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8.html

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方面硕果累累。民国时期,由于中西医论争激烈,《内经》研究已不再停留于训诂诠释,而是阐明《内经》的学术价值,旨在捍卫中医理论体系。恽铁樵的《群经见智录》和杨则民的《内经哲学检讨》是这类研究工作的代表作。唐容川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是以藏象...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1.htm

医学汇函》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医学全书。十三卷,并卷首一卷。明·聂尚恒撰于1616年。卷首包括历代医家传略、导引法、医学或问等论述;卷一《王叔和脉诀》;卷二《难经》;卷三-十一临证各科。分列病证、病理、治法、方剂,所采皆为历代名医名著,切合临床论述与方治。间附聂氏治...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17.htm

共找到414,4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