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全文_【黄帝内经】

...秘本等补入七篇,作为亡佚第七卷内容。由于王冰所加注文甚多,于是《素问》由原来九卷,扩充到二十四卷。从此《素问》一书流布日广。北宋政府设立校正医书,林亿等对王冰所注《黄帝内经素问》进行了认真细致校勘注释,遂称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8.html

两宋医学家传记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仁宗嘉祐二年(1057),设“校正医书”,孙奇与孙兆均为主要成员,参与校正医书有《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千会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 三、洛钦·仁钦桑布 洛钦·仁钦桑布(958~1055)藏族著名翻译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28.html

提倡中医文化促中医发展——访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馆长刘文瑞_【中医宝典】

...评为首届全国自学成才标兵。然而让他声名更为响亮还是他创办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馆内收集了上万件医药文物及数千册古医书、标本、历代史料。近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刘文瑞,请他就中医药文化话题谈谈心得。 刘文瑞认为,中医既是医学中医更是文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93.html

两宋时期基础医学进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初学者在临床上体会对鉴别各仲脉象有一定帮助。施发脉象图,是一种有意义尝试,应当肯定其历史价值。三、《伤寒论》整理研究宋代治平二年(1065年)校正医书同刊刻《伤寒论》,并对其作出了很高评价,熙宁九年(1076年)宋太医将此书列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3-4.html

范行准与栖芬室藏书_【中医宝典】

...医书。范先生认为,宋元善本固所愿求,但实用稀见孤本,并不逊色。书肆冷摊常见其踪影,远方甚至国外亦有友朋代为网罗寻觅。十年时间,成绩斐然。至1941年,所搜四部古籍,已逾二万卷。此后又续有增加。当时因系租房居住,“室小书多,椅案之外,俱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74.html

章炳麟介绍

...先生于仲景里藉职官、《伤寒》版本流传、梁阮孝绪《七录》所载《辨伤寒》十卷与六朝本《伤寒论》、隋本《伤寒论》之传承关系、《张仲景方》十五卷与《金匮玉函经》八卷、《伤寒论》十卷之关系、北宋校正医书校定《伤寒论》所据底本乃至《伤寒论》在临床辨证上...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568.html

医书常见典故拾萃_【中医宝典】

...典故———典制和掌故,《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专》:“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医学典故常常困扰我们对文章理解,医书常有典故命名者,笔者将常见典故今收录如下: 杏林:为医学或医术誉称。《神仙传·董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73.html

四格表x[SB]2[/SB]值校正_《预防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x2值表是数理统计根据正态分布中的定义计算出来。只是一种近似,在自由度大于1、理论数皆大于5时,这种近似很好;当自由度为1时,尤其当1<T<5,而n>40时,应用以下校正公式:公式(20.15)如果用四格表专用公式,亦应用下式校正:公式...

http://qihuangzhishu.com/960/571.htm

《丹溪脉诀指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清·刘吉人编撰于1910年。刘氏选录《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中部分论述予以校正,并补充了一部分内容。书中夹有一些糟粕,从而使脉义晦涩不清。后编入《三三医书》中。现存初刻本及《三三医书》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300.htm

《丹溪脉诀指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清·刘吉人编撰于1910年。刘氏选录《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中部分论述予以校正,并补充了一部分内容。书中夹有一些糟粕,从而使脉义晦涩不清。后编入《三三医书》中。现存初刻本及《三三医书》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42.htm

共找到1,049,6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