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译馆医学丛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六译馆丛书的一部分。廖平撰辑。刊于1913-1923年。作者辑录和收集了多种古典或古佚医籍并对其中的不少著作内容进行了考释、整理和评注。包括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杨氏太素诊络篇补证黄帝太素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91/709.htm

六译馆医学丛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六译馆丛书的一部分。廖平撰辑。刊于1913-1923年。作者辑录和收集了多种古典或古佚医籍并对其中的不少著作内容进行了考释、整理和评注。包括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杨氏太素诊络篇补证黄帝太素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81.htm

史记中的医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传记的写作上还是在他们经历有许多共同的方面。他们虽出身地位低微但他们学有师授、四处行医随俗为变把原来十分神秘的医学单传方式变为公开带徒多人的教授方式避免了医术的失传反映了早期医学私学传授的情况。司马迁在扁鹊仓公列传表述...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91.htm

脉学辑要脉学辑要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所以在他著的六译馆医学丛书有多种是讲论古脉学的。计有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杨氏太索诊络篇补证黄帝太素人迎脉口诊补证仲景九候诊法内经平脉考一意复古他的观点方法系统地反映在对脉学辑要的评论此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4.html

房室模型_药理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由几个互相连通的房室(compartment)组成。这个房室不是解剖学上分隔体液的房室而是按药物分布速度以数学方法划分的药动学概念。多数药物按二房室模型转运(少数单房室或多房室)中央室大致包括血浆及那些血流量多的器官周边室包括机体...

http://qihuangzhishu.com/951/30.htm

浅谈本草研究中的创新_【中医宝典】

...本草研究的特点是依托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药学资料进行研究或曰是钻故纸堆的一门学问。这样的研究也能创新吗?当然能“温故而知新”。本草研究中的创新其成果与临床、实验研究有所不同但判断创新的标准大抵相同。研究领域的扩展、研究方法的更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001.html

高古的诗意——汉方诊疗三十年译后小记_【中医宝典】

...最近我为了翻译“代序”一篇参考先生的长子大塚恭男的著作东洋医学有关章节时才知道先生患有高血压左眼发生过重度眼底出血而视力严重下降。书这样写道:“在西荻洼居住时期的一九五二年三月左眼发生了重度眼底出血便戒掉了原本应该节制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040.html

柳州医话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又名柳州医话良方。一卷。清·魏之琇撰王士雄辑。约刊于十九世纪中期。本书系王氏将魏之琇续名医类案一书原按语85条单方100余条予以汇编复加按而成。魏氏按语对各家医案的审证制方多有评论并指出其利弊得失。王士雄则在中肯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1/743.htm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的编撰_中医文化医发展_【中医宝典】

...审阅、修改而初具规模下面谨就有关编写与研究中的一些学术和技术问题作以下必要的说明。 (一)体例与分期问题:在编撰中国医学通史简编这部巨大著作的酝酿过程考虑讨论了该书的分期问题最后确定为四巨册即古代医学分卷(远古~1840)、...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89.html

藏医的学说——西藏医学史上的两大学派_民族中医藏医_【中医宝典】

...藏医的学说——西藏医学史上的两大学派 约自公元十五世纪开始在西藏的医学史上形成了北方派和南方派如同日月的两大学派。 这两大学派都坚持四部医典的总纲和理论利用各自的智慧予以校订进行广泛的阐释。同时结合自己的具体特点对独特的经验...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753.html

共找到873,7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