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贴药应分“虚实”_【中医宝典】

...小暑过后,一年中最热三伏天也不远了。广州各医院纷纷开展了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为基础“天灸”疗法,就是针对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渗透与吸收特点,据此选取有温经散寒、化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978.html

伤于寒大意_《时论歌括新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人感之即是也。宜用辛凉之法治之。若误用麻桂、青龙,必变症百出矣。以上四者,皆时即之新感也。如受微温微寒之气,当时未发,必待来春而发者,便为伏气之。这与以上诸温有本质区别。现分述如下(总括)立冬之后伤于寒,伤...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binglungekuoxinbian/1041-9-8.html

炎夏,人体阳气旺盛?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21日)“理性对待三伏贴”一文中说“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再如《长河晨刊》(2010年7月21日)“夏治三伏天”文中“三伏天是全年阳气最旺盛时节...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237.html

别让哮喘缠上你_【中医宝典】

...不再发作目的。临床上,通常采用“夏治”、“三九敷贴”穴位贴敷方法预防哮喘发生,疗效确切。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762.html

伤于寒春必温大意_《时论歌括新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概述《黄帝内经素问》云"伤于寒,春必温病。"是说明伏气之为也。伤于寒,甚者即,则为伤寒。微者不即,其气伏藏于肌肤或少阴,至春阳气开泄(注1),外邪乘之,触动伏气乃发为诸温(亦偶有不因外邪而触发)。然伏气之邪,因人而异,藏...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binglungekuoxinbian/1041-9-1.html

百病膏药_中医膏药_【中医宝典】

...拔毒膏药 百病膏药--参芪膏滋 百病膏药--二母膏滋 百病膏药--归皮膏 百病膏药--天南膏 百病膏药--香蓖膏 百病膏药--香月膏 百病膏药--樱沙膏滋 百病膏药--玉竹膏滋 带状疱疹及后遗症膏药疗法 夏治贴敷验方 多种疾病可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baibinggaoyao-624-1.html

小儿穴位贴敷有宜忌_幼儿期保健_【中医宝典】

...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源于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思想,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慢性、顽固性疾病,因其副作用少、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老少咸宜等优点,但儿童在贴敷时要注意宜忌。 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源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yuer/a5875.html

夏季怎样服人参_药物养生_【中医宝典】

...最有效办法,中医称之为“伏补”。特别。是那些在冬天寒冷季节容易发作慢性病患者,如支气管炎、哮喘等病人,夏季服用人参可以扶正固本,提高肌体免疫功能,并可预防冬季慢性病发作,起到夏治作用。 夏天是各种致病菌生长繁殖旺季,人们容易...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357.html

伤于寒大意_《时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曰∶伤于寒。谓交立冬之后,寒气伤人。其能固密者,何伤之有?一有不谨,则寒遂伤于寒水之经,即寒热无汗,脉来浮紧,名曰伤寒是也。一交春令,便不可以伤寒名之。然冬令受寒,有浅深之别焉,深者为中,浅者为冒。盖中寒者,寒邪直中于三阴之里,故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binglun/710-14-1.html

三伏天中药泡浴治皮肤顽疾_【中医宝典】

...冬季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难以痊愈。而夏天是疾病缓解期,人体阳气旺盛,尤其在三伏天,人体皮肤腠理完全开泄,因此夏治大有可为。 据武汉市中医医院皮肤科王圣祥主任介绍,顽疾大都因人体阳气虚弱、寒邪侵袭所致,盛夏三伏是治疗皮肤顽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548.html

共找到997,18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