痼疾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痼疾是指久治不愈的比较难治的慢性疾病。 【痼疾】 是指久治不愈的比较难治的慢性疾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501.html

鼾声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鼾声即入睡后发出的呼吸粗鸣声。 【鼾声】 俗称“打呼噜”即入睡后发出的呼吸粗鸣声。正常人是属生理现象。病理性的鼾声多见于昏迷病人,属痰阻心窍的闭证,也可见于温病的热盛伤阴或肺气不利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503.html

寒痹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寒痹又称“痛痹”,痹证类型之一。 【寒痹】 又称“痛痹”,痹证类型之一。临床表现为肢体酸痛、且疼痛程度较为剧烈,遇寒痛增,得热痛灭。病因为风寒湿中以寒邪偏胜,使气血凝滞不通所致。故《素问.痹论》说:「寒气胜者,为痛痹。」...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504.html

寒结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大便秘结之由于阴寒凝滞的,称为寒结。 【寒结】 大便秘结之由于阴寒凝滞的,称为寒结。临床表现有唇淡白、口淡、舌苔白滑、小便清,或有肠鸣,腹痛等。又名“冷秘”。...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505.html

寒厥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寒厥即因阳气虚微而引起的厥证。 【寒厥】 因阳气虚微而引起的厥证。《素问.厥论》:「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如因内脏虚寒的,症见神倦恶寒,下痢清谷,四肢逆冷,口不渴;或见身冷蜷卧,腹痛面赤,指甲青暗,甚至昏倒。因寒凝血脉的,则四肢厥...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506.html

寒疟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寒疟因寒气内伏,再感风邪而诱发的一种疟疾。 【寒疟】 因寒气内伏,再感风邪而诱发的一种疟疾。临床表规有寒多热少,日发一吹,或间日发作,发时头痛,无汗或微汗,脉弦紧有力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509.html

黄疸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黄疸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证。 【黄疸】 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证。病因是由于脾胃湿邪内蕴、肠胃失调,胆液外溢而引起。临床上分为阳黄和阴黄两大类。详见“阴黄”、“阳黄”条。...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522.html

黄汗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黄汗是由于风、水、湿、热交蒸所致。 【黄汗】 语出《金匮要略》。以汗出沾衣,色如黄柏汁,故名。症见口渴发热,胸部满闷,四肢头面肿、小便不利、脉沉迟等。病因是由于风、水、湿、热交蒸所致。湿热伤及血分时,又可并发疮疡。...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523.html

蛔厥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蛔厥因蛔虫感染而引起急性腹痛和四肢厥冷的病症。 【蛔厥】 因蛔虫感染而引起急性腹痛和四肢厥冷的病症。症见腹部绞痛,四肢发凉,痛甚则汗出,或吐涎沫,或吐蛔虫,时发时止,或伴有寒热,胃肠功能紊乱等证候。类于肚道蛔虫或蛔虫性肠梗阻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524.html

哕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哕即因胃气上逆而发出的呃声。 【哕】 因胃气上逆而发出的呃声,也即“呃逆”。参见该条。与啘同义。王履《医经溯洄集》:「夫啘与哕,盖字异而音义俱同者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525.html

共找到14,4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