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今话养生①_【中医宝典】

...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原则,认为当一个人身体达到阴阳平衡时才是最健康的。 ▲养生当中,最重要的是养心,也就是情志。古人崇尚“一生淡泊养心机”,认为喜、怒、忧、思、悲、...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663.html

惊者平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治则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惊悸怔忡、心神慌乱的一类病证,可用重镇安神法或用养心安神法以平定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973.htm

小暑养身_【二十四节气】

...小暑为每年7月中旬前后,今年为7月7日始,至22日结束。其反映暑热程度,暑即炎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小暑正是民间繁忙的时候,种植蔬菜,备足过冬;此时我国大部分...

http://wenxue360.com/24jieqi/archives/220.html

天竺黄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一名竹膏。产于天竺国,乃竹之精气结成。其气味功用与竹沥相仿,但竺黄气微寒,性亦稍缓,故为小儿要药,入手少阴经,专为清热养心化痰,安惊之需,久用亦能寒中。天竺黄,治小儿天吊惊痫。大人中风不语,镇心明目,解热驱邪,豁痰利窍,除热养心,滋养五脏...

http://qihuangzhishu.com/342/2177.htm

淡泊名利 善以养心——耄耋老红军向守志的养生之道_【中医宝典】

...向他求字的人很多。8年前为我题写过“为民造福”,后来又写过“有志者事竟成”。向老说:“写字静中有动,不仅能锻炼大脑,而且内心感到充实快乐”。 曾国藩有一句家训:“花未全开月未圆”,主张要为养心留有余地。弦不能绷得太紧,太紧易断,不偏执,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656.html

阳有余阴不足_《格致余论》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阴道虚。又曰∶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观虚与盛之所在,非吾之过。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所以圣贤只是教人...

http://qihuangzhishu.com/339/4.htm

赵献可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经络考》、《正脉》、《二体一例》等,《邯郸遗稿》由子贞整理而成。以《医贯》流传广而影响大,系医著作。赵氏学尊东垣、薛己,对命门学说有所发挥。“命门乃人身之君”,“乃一身之太极,无形可见,两肾之中是其安宅。强调命门之火是人身至宝,...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oxianke/index.html

脏腑辨证治咳嗽_药物养生_【中医宝典】

...《素问·咳篇》就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说法。 咳嗽是冬季常见病,对于咳嗽的治疗,有多种方法,仅从脏腑辨证来说,《素问·咳篇》就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说法。以下就从五脏入手,介绍不同类型咳嗽的辨证方法。 心咳:...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402.html

蕈(音谭)草_《证类本草》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味咸,平,无毒。主养心气,除心温温辛痛,浸淫身热。可作盐。生淮南平泽,七月采。(矾石为之使。)臣禹锡等谨按药性云∶蕈草,亦可单用。味苦,无毒。主遍生风疮,壮热。理石为之使。...

http://qihuangzhishu.com/471/1843.htm

共找到76,02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