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痹脉_三指禅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病有明医能治,草能治,而大医不能治者,风痹也。痹者,闭也,谓兼寒湿闭塞经络而痛也。内经所以有风胜、寒胜、湿胜之分,而有行痹、痛痹、着痹之语。诊其脉浮紧而弦,要归于风,病发肝经,殃及肢体。中于骨则伸而不屈,中于筋则屈而不伸,中于血则凝...

http://qihuangzhishu.com/786/86.htm

章太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又名猝病新论。章太炎撰。刊于1938年。内容广泛,有医学理论探讨、病症论述、古典着的考证和评价等三十八篇。作者对不少学术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即便是对内经也认为应采取“舍瑕取瑾”的态度,提出五脏配五行之说“不可拘滞...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432.htm

章太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又名猝病新论。章太炎撰。刊于1938年。内容广泛,有医学理论探讨、病症论述、古典着的考证和评价等三十八篇。作者对不少学术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即便是对内经也认为应采取“舍瑕取瑾”的态度,提出五脏配五行之说“不可拘滞...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19.htm

跋_阴证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阴证略一册,元海藏老人王好古撰,以伤寒阴证较阳证尤难辨,故作专书以发明之。审证用药具有条理,前有麻革信之序。考四库着录海藏医书有垒元戎十二卷,此事难知二卷,汤液本草三卷,独无此书,盖当时尚未出也。而明人编东垣十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yinzhenglveli/871-51-0.html

旨绪余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孙一奎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叙 上卷 一、太极图抄引 二、太极图(图缺) 三、太极图说 四、不知者不足以言太医 五、问三才所同者于人身何以见之 六、命门图说(图缺) 七、右肾水火辩 九、难经正义三焦...

http://qihuangzhishu.com/742/index.htm

肯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又名新镌。三卷。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第一卷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法;二-三卷主要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杂病、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证经验。现存明刻本、三三医书中国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1/225.htm

肯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又名新镌。三卷。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第一卷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法;二-三卷主要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杂病、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证经验。现存明刻本、三三医书中国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1/5.htm

肯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又名新镌。三卷。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第一卷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法;二-三卷主要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杂病、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证经验。现存明刻本、三三医书中国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49.htm

兼症总论_银海指南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噎隔咳嗽,黄胆遗浊,疝瘕 疟泻痢,以及外科疮疡,女科胎产经带,儿科痘疹疳积,皆有兼目疾者,不得不一一着明。仿伤寒析义,以垂诸简编,庶有成法可遵,而不至于顾此失彼也。至于头风之害目,疳积之害目,患者极多,为本科之本病,故之尤详切焉...

http://qihuangzhishu.com/751/47.htm

肝部(足厥阴属脏)_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为头痛.为胁痛.为瘰 .为耳.为筋痿拘挛.为气上冲心.为偏坠.为舌卷囊缩.为小便不禁.眩晕者.风热上升也.逍遥散主之.目赤肿痛者.风热入目也.蝉无比散主之.口苦者.胆味苦.肝热胆亦热也.小柴胡汤主之.消渴者.风燥其液也.一柴胡饮主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bihuayijing/840-8-2.html

共找到501,81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