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修养身心好方法_【中医宝典】

...脑电波更为平和,对紧张性刺激没有亢奋反应。因此,如果我们能长期控制这种反应,健康状态就可以有很大改善。 冥想方式,既可以是打坐,也可以是一般正襟危坐,甚至可以斜倚而卧。其步骤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点:调气息——放心态——凝精神——思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099.html

与书结缘 指点群书——读温长路教授《书之悟》_【中医宝典】

...跃然纸上!看了这样书评,怎不使爱书之人动心? 再如《〈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不可估量作用”,“敢为人先,知难而上,不仅广泛收录《太素》中的俗字489个,并且列出规范汉字——对照附于术后,这对指导后人正确理解《太素》,深入研究《黄帝内经》作用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324.html

救民疾苦 博施济众——记孙中山为两位中医学家题辞_【中医宝典】

...医院。1908年,与丁甘仁弘扬中医贡献,以大总统名义题辞颁颂。款为:“丁济周:博施济众”。 从孙中山对中医题辞可知,他对中医学是深怀信任和感情。孙中山先生早年就读香港西医书院,藏修五载,明镜不疲,以其刻苦攻读、各种考试均为百分,深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767.html

中医别名“杏林”由来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人们看到杏林,便联想起医德高尚、医术高明董奉先生,由此将给人健康保证中医界称为“杏林”。 董奉是汉代有名中医大夫,相传他在府上给人治病时,不收取诊费,只要求患者在病愈之后,在他家宅四周随意种下几棵杏树,一般是重病痊愈栽种五棵,轻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103.html

中医雅称与佳话_【中医宝典】

...并以问答形式写成。后世有感于这一医学名著巨大影响,便将中医学称为“岐黄之道”、“岐黄之术”。 苍生大医唐代药王孙思邈少时因病学医,不但对医学有较深研究,而且博涉经史百家学说,兼通佛典。他医德高尚,堪称医界楷模。在《千金要方》一书中,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879.html

遵循大医精诚于淑军_中医名家_【中医宝典】

...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威海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于淑军深刻领悟医道之内涵,在从医路上,始终恪守“精”与“诚”古训。 于淑军,威海市名中医,威海市中医院肾脏科主任医师,其事迹...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jia/b34885.html

以人为本,发扬中医特色塑造中医院文化品牌_【中医宝典】

...医学科学旗帜,在加强和改进医院文化建设时候,倡导和弘扬中国历代医家医德思想,给病人以人性关怀,重振中国医学人文精神,是广大医务工作者迫切任务,也是中医医院文化建设重要内容。综述我国古代医家人文精神,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精诚为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48.html

韩医与道家思想中医_【中医宝典】

...23日在西安举行首届国际道德经论坛上,韩国庆熙大学韩医科教授丁彰炫发表演讲时说,韩国传统医学与中国道家思想关联非常紧密。 丁彰炫说,中医学与道家思想有着密不可分联系,和中医学起源相近韩医学,与道家思想关联也非常紧密。朝鲜许浚所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28.html

中医之魂_【中医宝典】

...我们看“药”这个字。《说文解字》说“药”是治病草,从艸,樂音。它是这样写——“藥” 上面是草,底下是个音乐乐。音乐根本是和谐,和谐来源于五音合和,就如同药之配伍。和谐又是快乐源泉,快乐可以驱散心中之郁闷,又是最好治病良方。所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84.html

论王充医学思想_【中医宝典】

...内经》影响。《内经》是现存中医文献最早典籍,它是古人在生活、生产和医疗实践中,通过长期观察,结合当时自然科学成就,并受着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思想影响,从而形成一套比较完整中医理论体系。作为一代哲学大家,且又晚年多病王充,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12.html

共找到1,046,2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