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术流派散论_【中医宝典】

...论与养阴论派,伤寒论本草经等中医药经典著作整理与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一以贯之地提出了自己“维护旧论”的学术主张,并且首开集体研究之先河,有着自己的治学特色。故视其为“医经”学派中的一个流派则比较合适,“医派”是“医学流派”的简称。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36.html

内经补泻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矣。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大要曰∶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亳。属意病者,审视血脉,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 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刺...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21-5.html

内经“神明”观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孟琳升 内蒙古包头市杏林中医研究院 “神明”一词,内经曾多处应用,计素问14次,灵枢2次,且专有八正神明论篇。然考其含义,则各随自然界与人体特性之异,乃有不同划分。 其论自然界“神明”者,气交变大论外,生气通天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716.html

膏滋方理论考源_膏药常识_【中医宝典】

...弟子许谦学习理学,他将理学结合于医学,推动了医学理论的发展。按照宋明理学的太极模式,对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和藏象概念就会产生新的认识,明清医家据此阐述和发挥中有关“命门”的思想,创建了新的命门理论 朱丹溪是浙江人,长期辗转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gaoyao/a13028.html

内经对养生学的贡献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学的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吸取了诸子百家对生命的认识的大量知识,对于养生理论、原则和方法等,都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从而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1.对生命起源及本质的认识 素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0.html

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_【中医宝典】

...之”;老年体弱,气血衰退;小儿娇嫩,稚阴稚阳,均不宜深刺。青壮之龄,血气方刚,可适当深之。 2.体度患者的体质、体形,有肥瘦、强弱之分。素问·三部九候论云:“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张志聪亦说:“知形之肥瘦,则知用针之深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339.html

医学启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三卷。金·元素约撰于12世纪后期。本书以内经理论为本,旁参各家学说,阐述手足阴阳、脏腑脉证、运气、主病、用药等多方面内容,并对某些治法多种病症和本草药性进行了广泛的论述。对病证的分析能抓住本质,而且简明扼要。选方不拘于古...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08.htm

医学启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三卷。金·元素约撰于12世纪后期。本书以内经理论为本,旁参各家学说,阐述手足阴阳、脏腑脉证、运气、主病、用药等多方面内容,并对某些治法多种病症和本草药性进行了广泛的论述。对病证的分析能抓住本质,而且简明扼要。选方不拘于古...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47.htm

名医在中医学术发展中的作用_【中医宝典】

...。宋金元时代,明末清初以及五四运动以后,均有名医群体出现,这三个历史时期,恰恰标志着中医学术的三次较大发展,即分别是中医学的普及争鸣和中医流派的出现,温热经纬兰台轨范等等,无不反映出他们为事业发展而下的苦心,客观上确实为后学提供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59.html

四塔五蕴—傣医的理论基础_【中医宝典】

...傣族医药学自成理论体系,“四塔”和“五蕴”是始终贯穿整个傣医学术的重要理论体系,也是研究傣医学术思想必须深入探讨学习的课题。 “四塔”(土、水、火、风)和“五蕴”理论派自南传佛教。在公元9世纪觉音所著的清净道论中,详细记述了“四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440.html

共找到893,38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