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迎气口之分.西山戴同父复着刊误.亦辟其非.崔紫虚之四言脉法.滑伯仁之诊家枢要.李言闻之四诊发明.立论玄奥.李濒湖之脉学奇经.解释精详.皆有功于后学.允为当世之指南者也.医而知此.何病不瘳.故脉不明则无以别症.症不别则无以施治.脉其可以不...
...体象 紧脉有力,左右弹人;如绞转索,如切紧绳。主病 紧主寒邪,亦主诸痛。左寸逢紧,心满急痛。右寸逢紧,伤寒喘嗽。左关、人迎,浮紧伤寒。右关、气口,沉紧伤食。左尺见之,脐下痛极。右尺见之,奔豚疝疾。兼脉 浮紧伤寒,沉紧伤食。急而紧者,是为遁...
...迎躁盛,喘息气逆,太阴脉微细如发者,死不治,谓气口与人迎不相应也。心脉满大,痫螈筋变。肝脉小急,痫痉筋挛。肝脉骛暴,有所惊骇。无故而喑,脉不至,不治自已,谓气暴厥也,气复则已。肾脉小急,肝脉小急,皆为瘕。肝脉并沉为石水,并浮为风水,并虚为死...
...将来一时脉伏言之,非云时时脉伏而有汗也。若所犯伤寒症已如是,而脉之伏也日日如是,则是脉与脉伏正汗之说不合,独不可以验其痧症之因乎?又如伤寒传经热症,有云气口紧盛,伤食之验,若人症犯胸中饱闷,宜乎气口脉紧盛矣,及按其气口之脉,不见紧盛,反若...
...右气口小紧。”这两处所称之气口,皆在右侧。与此相应,在济北王侍者韩女案中则日:“肝脉弦出左口,故欲得男子不可得也。”这种认为左右寸口脉,标志着小同病变的诊法,实际上是《脉法赞》中以左右分属人迎与气口,以及后世用以分侯外感内伤脉法的先导。 ...
...中医以三指搭脉,从患者的脉象中诊断病情,经过长期的医学实践已证实其科学性。但随着一些中医师西化,及一些患者对脉诊的神化,常常对脉诊认识存在着误区。 一是有些中医,自我贬低中医脉诊。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医脉学理论学而不精,认为切脉只是象征性地...
...俺老师虽然切脉没看出男女,但这也不是他技术不行。脉诊二十八脉中有一种滑脉,会出现在有肺病,和食积的人身上,也会在孕妇身上出现。过去没有B超,没有验孕棒,就只靠中医切脉。过去中医界有种说法,男左女右,就是说如果是男孩,左手滑脉比右手滑脉明显...
...两手寸口,又名气口,为太阴脉,以候三阴经及营血。其法∶人迎盛于气口一倍,为少阳病;二倍,为阳明病;三倍,为太阳病。气口盛于人迎一倍,为少阴病;二倍,为厥阴病;三倍,为太阴病。《难经》则括其法,于两手尺寸中,以寸候三阳,尺候三阴,关为阴阳之界...
...疗效,应当是目前脉诊研究的题中之义与最终目的。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上,笔者有幸聆听了多位脉诊专家的报告。他们为中医脉学的继承和发扬增添了新活力,将脉诊研究成果扩展到更为广阔的新兴领域,带动更多人热爱中医、关注脉法,...
...(增补)朱丹溪曰∶“昔者轩辕使伶伦截 谷之竹,作黄钟律管,以候天地之节气。使岐伯取气口,作脉法,以候人之动气。故黄钟之数九分,气口之数亦九分,律管具而寸之数始形。故脉之动也,阳得九分,阴得一寸,吻合于黄钟。天不足西北,阳南而阴北,故男子...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