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升降_《医学源流》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人身天地。天之阳藏于地之中者,谓之元阳。元阳之外护者谓之浮阳,浮阳则与时升降。若人之阳气则藏于肾中而四布于周身,惟元阳则固守于中,而不离其位。故太极图中心白圈,即元阳也,始终不动,其分阴分阳,皆在白圈之外。故发汗之药,皆鼓动其浮阳,出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60/7.htm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全诗赏析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汉江临眺》 原文如下: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赏析 本诗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这首《汉江临眺》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1098.html

家秘天地煎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症因脉治》家秘天地煎 《症因脉治》家秘天地煎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症因脉治》卷二:家秘天地煎【别名】家秘知柏天地煎【处方】黄柏、知母、天门冬、地黄、广皮。【功能主治】内伤呃逆,因阴精不足,相火上冲者。 【摘录】《症因脉治...

http://zhongyaofangji.com/j/jiamitiandijian.html

天地阴阳_《医学集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天地有阴阳。日为太阳,月为少阴,此天之阴阳也。水为太阴,火为少阳,此地之阴阳也。是天非阴阳而无晦明,地非阴阳而无消长,天地非阴阳而失其清宁,万物非阴阳而无由生化。则知天地非阴阳,天地亦浑沦于无象之表;阴阳无天地,阴阳亦湮没于太极之中。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jicheng/1033-7-2.html

天地译文及注释_【古诗文大全】

...译文 希望天地的神灵都赐福,因为皇帝敬慕他们。皇帝兴建了紫色的坛宇作为专门祭神的场所,想找寻与神相通的办法。皇帝专心一意、恭敬地继承前代祭祀天地的重任,使神灵和乐。把刺绣品画成黑白相间的斧形图案,遍挂于祭坛之上,用隆重的仪式来承奉至尊的...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8410.html

试论生成四特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古代很少使用,大量使用的是“生成”。笔者认为“生成”对自然生成和整体生成规律的认识,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生而能成靠天地 按照生成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天地生成的,不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都离不开天地构成的时空,以及由天地提供的条件。...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014.html

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理论服务。《内经》中的阴阳概念也包括物质之气,即阴气和阳气。基于天人相应的观念,《内经》认为人身阴阳二气与天地阴阳二气呈同步一致的消长变化,认为人身脉象的变化与四时阴阳消长相应。脉象是人体气血阴阳状况的表现。脉象应四时阴阳即意味着人身阴阳...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2.htm

宗教是否可以治病呢?_《中医之钥》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变化相同,在天地为日、月、星所发气的变化周期,在人身为精、气、神的气之变化,故神的变化:在天为:日、月、星。在地为:火、水、风。在人为:精、气、神。在道为:太清、上清、玉清。在佛为:佛、法、僧。在耶为:圣父、圣灵、圣子。神、佛菩萨是宇宙、天地...

http://qihuangzhishu.com/127/139.htm

脾胃虚不可妄用吐药_《脾胃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六元政纪》云∶木郁则达之者,盖木性当动荡轩举,是其本体,今乃郁于地中,无所施为,即是风失其性。人身有木郁之证者,当开通之,乃可用吐法,以助风木,是木郁则达之之义也。又说,木郁达之者,盖谓木初失其性,郁于地中,今既开发,行于天上,是发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piweilun/811-5-14.html

孙思邈·伤寒例_《增订叶评伤暑全书》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例曰∶易称天地变化,各正性命,然则变化之迹无方,性命之功难测,故有炎凉寒燠,风雨晦冥,水旱妖灾,虫蝗怪异,四时八节,种种施化不同,七十二候,日月营运各别,终其晷,度得成年,是谓岁功毕矣。天地尚且如此,然在人安可无事?故人生天地之间,...

http://qihuangzhishu.com/778/27.htm

共找到92,92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