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版序_《伤寒恒》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电子科技发扬祖国传统医学、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我们民间中医网的网友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启动了“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的编制工作。郑钦安的《伤寒恒》是我们继《医理真传》和《医法圆通》之后完成的第三部电子版书籍。本书以巴蜀书社1996年1月出版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34/2.htm

公开宋美龄的长寿秘诀:重视养生及时就诊_长寿秘诀_【中医宝典】

...是从眼睛、脸部到胸部、腹部,再到下肢、脚背、脚心。这样的全身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中医认为气血通畅则肌肤健美。 阅读书刊是她长年保持的习惯,她每日必翻阅纽约的各大英文报刊。空闲时还画国画、练毛笔字。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她就开始学画国画,...

http://zhongyibaodian.com/laonianbaojian/a368.html

中医着的传统文化特点(上)_【中医宝典】

...中医论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因此 ,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特点 ,深深地融合在其内容中。现综合起来 ,其传统文化特点有以下几种。1、 民族文化特点1 .1 《周易》文化中医着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38.html

炎症_《止园医话》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说,谓炎性刺激,乃先起血管壁及组织之变性。因血管壁变性,而后血行障碍,白血球游出。因组织变性缺损,而后细胞分裂增殖,以再生修复,断无自初即新生增殖者云云。解释炎症,以此说为最真切确实矣,此外诸说纷纭,中医之论病,甲是乙非,兹皆从略。2....

http://qihuangzhishu.com/129/36.htm

古典医籍“肺”解剖生理考辨_【中医宝典】

...不少人认为中医之“肺”即代表现代解剖学所述的呼吸系统。笔者认为,肺的位置从现代解剖学所述,肺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灵枢·九针》曰:“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明·章潢图论(古今图书集成卷艺术典)引脏腑全图说:“喉管下有肺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21.html

东西法门_《思考中医》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三昧。另一方面,在器这个层面,《素问》讲:“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者出者,东也;降者入者,西也。一个东西,升降出入在其中,器在其中。升降出入对于维系生命,维系健康,都太重要了。所以,《素问·六微旨大》又言:“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71.htm

杜雨茂:辨治奇难病证验案1 食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之药方,多为滋补之剂。分析此病多食而不多饮,尿黄而量不多,时历两载有余,体虽瘦而未至形削,且尚可坚持轻工作,别无他苦。思《素问·气厥篇》“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谓之食。胃热移于胆,曰食”之论,正与此病相合。分析患者胃热则消谷善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996.html

解[人]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语出《素问.平人气象》。“解”即懈怠;“[人]”即困倦。是指人体感觉困倦和肢体骨节懈怠的症状。可见于虚损、消渴或热性病后,是肝肾虚再、精血不足所致。...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161.htm

序一:李序_《时病歌括新编》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周老医师从事中医数十年,学识经验,俱称上乘,夙为余所景仰。晚年息影家园,惧中医时病之学湮也,爰取雷丰《时病》之书,撮其大意,厘为新编,缀以歌括,便利初学。余受而读之,见其文字流畅,说理透彻,立法精详,其处方用药又大都结合临床实用,以视雷氏原...

http://qihuangzhishu.com/147/2.htm

附子用之不慎伤阳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附子何以温阳,因其味辛性热也。阳虚寒证多凝滞,治以辛行散,以热温煦,即辛热合体以温阳散寒。如《本草经读》曰:“附子,味辛气温,火性迅发,无所不到,故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伤寒杂病》中用附子共有39方,以“枚”作为计量单位的有34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234.html

共找到459,0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