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是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药味不同,则作用不同,现分述如下: 1.辛 “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如解表药、理气药、活血药,大多具有辛味,故辛味药多用于治疗表证、气滞及血瘀等病证。 2,甘 “能补、能和、...
...目录 《救伤秘旨》加减活血住痛散 《救伤秘旨》加减活血住痛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救伤秘旨》:加减活血住痛散【处方】当归3钱,山甲3钱,木瓜3钱,牛膝3钱,乳香2钱,没药2钱,独活1钱5分,羌活1钱5分,枳壳1钱5分,小茴1钱,...
...后,将药搽上。【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顾氏医径》卷六:珠粉散【处方】真珠母(即大石蚌)1个 炉甘石90克 石膏90克 陈年蚕丝茧30克 赤石脂90克 血竭9克 粉口儿茶30克【制法】研为细末。【功能主治】生肌...
...目录 《温氏经验良方》跌打万应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温氏经验良方》:跌打万应散【处方】麝香1钱2分,血竭1钱2分,红花4钱,冰片1钱2分,乳香1钱2分(去油),没药1钱2分(去油),辰砂1钱2分(飞),耳茶1钱4分,归身1钱。【...
....名为香砂六君子汤.)水谷精微阴以化.(饮食增则津液旺.充血生精.以复其真阴之不足.)阳和布护气斯充.(食入于阴气长于阳.昼夜循环.周于内外.)若删半夏六君内.钱氏书中有异功.(六君子汤内.去半夏.名五味异功散.)陈修园曰.胃气为生人之本....
...腐烂。【用法用量】以细笔管吹入喉内烂肉处。【摘录】《金鉴》卷六十六▼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良朋汇集》卷五:八宝珍珠散【处方】珍珠(煅)1钱,海巴(煅)1钱,乳香(去油)1钱,没药(去油)1钱,血竭1钱,孩儿茶1钱,冰片5分,麝香3分。【...
...黄帝说:我想听听,谷气有五味,它们进入五脏的情况各是怎样的呢? 伯高说:胃是五脏六腑所需营养汇聚于其中的大海,水谷俱都进入胃中,五脏六腑都从它那里接受水谷所化的精微之气。饮食物中所含的五味,分别趋走于各自喜欢的一脏:酸味先趋走入肝,苦味先...
...黄帝说:我想听听,谷气有五味,它们进入五脏的情况各是怎样的呢? 伯高说:胃是五脏六腑所需营养汇聚于其中的大海,水谷俱都进入胃中,五脏六腑都从它那里接受水谷所化的精微之气。饮食物中所含的五味,分别趋走于各自喜欢的一脏:酸味先趋走入肝,苦味先...
...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另有淡味,因为它的味道不显者,所以仍称为五味,但实际是六味。味不同,作用也不同。辛味能散能行,如荆芥散风寒,砂仁行气,川芎活血。甘味能补能缓,如黄耆补气,阿胶补血,甘草能缓解挛急。酸味能收能涩,如山茱萸收敛虚汗,...
...《医宗金鉴》苓甘五味姜辛汤茯苓四两甘草干姜细辛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目录 《医宗金鉴》苓甘五味姜辛汤 《金匮要略》苓甘五味姜辛汤 《金匮》苓甘五味姜辛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宗金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