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苗之不善”,种痘方法是很好的。当然,普通种痘师是及不上张琰那样的种痘专家的。当年在中国的传教土Dyer Ball就述他在山西省看到的情景,没有种人痘(但有治痘医生)时,山西省天花死亡率一为50~60%,一为20~30%;种人痘术推广...
...钤方》22卷,该书以医经为本,详列外感内伤诸病,尤重骨伤科,在体例上以脉、病、因、证、治为“五事’,钤而为图,贯穿彼此,互为发明,使人一目了然。与李仲南不同,危亦林是医学世家,他积祖传五世分科习业的经验,撰成《世医得效方》19卷。在该书中...
...135种舌图,运用分经、运气答理论,把舌和证联系起来,观舌成为诊断重要依据之一。2、问诊:中国医家历来重视问诊。李梃的《医学入门》指出,问诊必须详尽,他列出48问,妇人需再加4问,产后又加4问。徐春甫强调四诊合参,反对完全依脉辨证。张三锡在《...
...协会的医学顾问,MaxwellJL.任名誉顾问。会议讨论了麻风法律的厘订、麻风医院的建立、扩大宣传等事项,并讨论了麻风的防治及早期诊断治疗问题,估计当时中国有麻风病人100万人。该会曾邀请朝鲜、菲律宾等国家的知名麻风专家参加。1948年山东...
...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由萌芽到成熟,由简单到复杂、由纷乱到统一的历史过程。中医学在春秋时期已产生了一些概念和简单的理论认识,而到《内经》时代则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中医理论的形成,不仅是以春秋战国时医家们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的,...
...三三医书》本、《中国医学大全》本、《丛书集成》本、1956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1985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点校本。《阴证略例》是研究伤寒阴证的专著。该书首列“歧伯阴阳脉例”;次述洁古老人及作者自己的“内伤三阴例”;继则引述伊尹、扁鹊、...
...有头病、眼病、耳病、鼻病、口腔病等共四十四章。(三)治疗学:蒙医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是多种多样的。灸疗法 传统的灸疗法是用白山蓟绒作原料,点燃后进行灸疗。除了传统的山蓟绒灸法外还发明了其他一些灸疗法。如柽柳灸法,纸棒灸法,铜灸法,金灸法等。放血...
...得以成长茁壮,至民国六十一年(1972),陈立夫先生担任董事长,郑通和先生担任院长后……”。至1995年,“中国医药学院规模,已颇齐全,大学部有十个学系,夜间部亦有药学、护理两系,研究所硕士班有六所,其中三所设博士班”。十个系在校学生3968...
...在秦统一前,中国各地区人民在医疗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各自的医疗特色,但由于诸候国之间的分争割据,风俗不同,语言文字差异等,医药文化的交流受到一定限制,秦汉的统一,为医药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名医仓公到过山东、河南、陕西...
...军事医学科学院图书馆等开始对读者进行利用图书馆的教育,还编写了各种小册子,介绍查找文献的方法,使文献检索作为一门课程进入了萌芽状态。但是在1960~1962年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和1966~1976年的十年动乱时期,医学文献检索教育处于停顿...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