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时期诸医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上,其突出的创新成就,对明、清乃至今日中医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一)金元医学争鸣兴盛的原因:“金元医学”在短短一百多年间,从诞生、成长到发展,始终贯穿着“开拓”、“创新”、“争鸣”这样一种新的...
...本报记者 向佳 中国医史博物馆始建于1982年。今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新馆在原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并重新装修布展。不少库存珍贵文物的亮相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参观。 改扩建后的中国医史博物馆,为世人构建了一幅中医药文化的通史画卷。展出...
...基础上进行校勘,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雕版刊行,而定型。《黄帝内经》的著成,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黄帝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
...学者和其它人士也在中国建立了一些医学研究机构,如巴斯德研究院、雷氏德研究所等。国立专职研究机构(1)国立中央研究院:国立中央研究院最初设立于1928年。先后设立数学、物理、化学、医学、药物学等二十三个研究所。医学研究所筹备处所计划从事的...
...旅客、交通员工以及境内外人员健康。一、对我国卫生检疫事业的回顾中国卫生检疫始于1873年,以海港检疫为先导,大至分为五个时期:(一)1873年至1930年在外国人操纵下,办理的海港卫生检疫时期。当时制订的规章制度,需经各国领事同意,由海关公布...
...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由萌芽到成熟,由简单到复杂、由纷乱到统一的历史过程。中医学在春秋时期已产生了一些概念和简单的理论认识,而到《内经》时代则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中医理论的形成,不仅是以春秋战国时医家们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的,...
...各种疾病发病率的第4位。1941年胡传揆、刘永、陈国桢等从死后32小时的梅毒性心血管病患者的主动脉中分离出有毒性的梅毒苍白密螺旋体。1944年,胡传揆在“中国神经梅毒的调查研究”一文中,将神经梅毒分为:1、无症状型;2、脑膜炎型;3、脑膜...
...到清代。上述这一较为封闭的社会环城,更加之地处边远交通不便的地理因素,这是傣医学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医学体系得以长期保存和发展的历史环境。傣医学在经历了漫长经验医学积累的过程后,至元代已逐渐地向理论医学阶段过渡。出现了有文字记载于贝叶上的具有...
...三大发明和应用是它的重要标志。由于中外交通日益发达和内陆漕运的需要,宋代造船业较前大有发展,海船航行中有“指南针”,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航海事业。中国磁器、茶叶等大量出口,而南亚、中亚各地所产药物、香料等又大量输入我国,以至有宋一代,使用辛香...
...鉴于我国少数民族医学中有相当多的民族医学在分期上有本民族及该医学体系的特殊性,有时很难与汉族中医的历史分期一致,故本节将明清时期民族医学的发展情况放在一起讨论。一、蒙医学蒙医学在十六世纪以前,经历了一段实际经验积累的时期,这在前面有关章节...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