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整理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太医令吕广注《八十一难经》,启注疏经典理论医著之端,也是已知整理研究古典文献之最早著作,惜已亡佚。作者吕广,字博望,隋代因避国讳,又转称吕博,吕氏长于脉学,还著有《玉匮针经》、《金韬玉鉴经》等书,均佚,《太平御览》中保留有《玉匮针经序...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23.htm

肾内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五十年代初期至六十年代中期是中西医结合泌尿内科初步形成阶段。这个阶段以临床经验总结及古代文献有关泌尿内科系统整理为主,且初步探讨了泌尿内科(如肾虚症)机理,引入现代医学基础实验来揭示中医证候本质工作也已开始了初步研究。这个...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02.htm

日开发研究蛋白质构造小型激光器_【中医宝典】

...以日本理化研究所为中心一个研究小组最近成功开发出一个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试验机,可以用来详细研究细胞或蛋白质内部构造等。 据日本《朝日新闻》11日报道,这个小型电子激光器试验机长约60米,但它实体机长约800米,将于2010年完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2878.html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思路探讨_【中医宝典】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是当前中医界研究热点,是中医走现代化道路主要内容,如何评价中医疗效是我们首要任务。我院在总结名老中医经验证候规范基础上,进行了中医疗效评价研究。下面谈谈对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几点想法。 注重中医疗效 长期以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27.html

研究中西医互补性3_【中医宝典】

...对应实体以及调控中心。 80年代中期起从方剂辨证思路着手,中医传统一向着重于从证效关系来判别辨证正确与否,张仲景“有是证用是方”显示证存在可由药物验证而确认。脏腑辨证必须从人体表现的证候外象入手,因此研究对象都是人,人体研究在取材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888.html

世界上最早解剖实例_【中医宝典】

...都已糜烂。现代有人推测,这是一例类似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致死古代病例。 张氏敢于进行解剖是对封建礼教教义挑战,她忠实于丈夫,实现了丈夫遗愿。但当地郡县官府得知此事后十分震惊,他们认为妻子对丈夫剖腹,儿子不制止,是违反三纲五常大逆不道行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406.html

文物考古——中医药历史见证_【中医宝典】

...中国元代失事船上瓷药盒、药研;山西芮县永乐宫元代医药壁画;江苏江阴出土明代外科器械;上海打浦桥出土明代太医墓及湿尸;陕西耀县药王山孙思邈遗址;湖北蕲春李时珍陵园等等,可谓琳琅满目、不胜枚举。中医药文物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包括中医古籍文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652.html

本草学文献整理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整理本草文献付出了艰巨劳动,做出重大贡献。(二)历代本草语译、校点、注释《神农本草经》语译、校注和辑校。1953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开设《本草学概论》,赵橘黄先生对我国楞代主要本草进行整理,对《神农本草经》序例、《雷公炮炙论》及主要本草...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67.htm

古代宫廷美容法_驻颜护肤_【中医宝典】

...唐代初期张文仲、许仁则等当时宫廷御医和名医大量养生保健护肤方法,许多古代珍贵宫廷医药文献和方剂得以保存下来。 在唐朝,唐明皇和杨贵妃极喜爱桃花,在禁苑中种桃花千株,有一御医见此情景,毛遂自荐,荟萃了历代宫廷美容术中使肌肤美白、红润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meirong/a1963.html

明清医家论治骨痹(骨关节炎)临床理论发展_【中医宝典】

...关键词:医学史 明清 痹证 骨关节炎 中医药疗法 摘要:本文从明清中医古籍入手,研究这一时期中医治疗骨痹(骨关节炎)理论发展与创新。本研究在大量古今中医文献基础上,以明清医家论治骨痹著作、方药、医案为主要辨析依据,通过对其文献搜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09.html

共找到1,051,3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