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鞠通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四卷(或作五卷)。清·吴瑭撰。刊于1916年。收载了作者治疗温病、伤寒、杂病、妇儿科医案。作者尤其擅长于温病,能从医案辨证治疗中示读者以规矩。书中颇多连续治疗较完整病案,记录详明,有利于读者领会病理发展过程和治法终始变迁。...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49.htm

保健莫把怪方当药方_【中医宝典】

...28岁刘苏苏(化名)最近受了一场“刑罚”。 她月经不调总是让母亲朱女士头痛,当朱女士从“健康教母”马悦凌写《不生病智慧》一书上看到在足底反射区注射当归本身是中医常用药,可以活血补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我们称它为‘血中圣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107.html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积累,它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

http://qihuangzhishu.com/92/2.htm

明代医学基础研究发展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 明代医学在诊断学、病案书写格式、医学书籍编著和传播、医德论述和医史研究上,均有较大发展。 (一)诊断学研究与发展 明代医家在诊断上大都强调四诊兼备,脉证合参,强调全面掌握材料,抓住纲领,辨证施治。八纲辨证纲领即在明时发育成熟,脱颖而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5.html

草果功擅化浊 王杰临证用药经验拾萃(1)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浊之力非凡。明代吴又可治疗温疫名方达原饮,方中即用草果,取其芳香可透达膜原湿浊之邪作用,疗效显著。对三焦寒湿、湿浊壅滞之患者,方中配伍草果一味,每每收到佳效。 病案举例: 杨某某,女,46岁,农民。大便黏滞不爽10余年,面色晦暗,形体肥胖...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142.html

志书解释_志书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記載地方疆域、沿革、古蹟、人物、風俗、物產等書籍。如各省通志、府志、縣志等。...

http://hanwen360.com/c/170488.html

宋天圣《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石刻残碑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四百多年,石刻已漫灭不清。英宗令工匠砻石,仿前重刻。重刻上石,将“新铸”二字删去,定名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增入明英宗序言,记石刻之沿革。到英宗正统十、十一年(1445-1446),修筑城垣和东城时,宋天圣刻石被劈毁,充当修筑城墙砖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51.html

清末卫生行政起步:梁启超医疗事件与中医境遇--百年中医沉浮录④_【中医宝典】

...□ 郑洪 陆金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 近代以降,西风东渐,中医面临生死存亡之变局。中医之路,“返古”还是“维新”?“百年中医沉浮录”透过百年烟云,直指当下。 民国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政局动荡不宁,南北战事难靖。在内忧外患之中,思想文化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861.html

湖南省中医医院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实施方案_【中医宝典】

...但已取得医师职称,目前在县及县以上中医医院(含中医专科医院)工作临床医师。 二、培训基地 二级甲等以上中医医院及经省中医管理局批准其他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 三、培训周期与方式 中医医院临床住院医师培训周期为五年,前二年为轮科培训,后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187.html

小儿麻疹验方_传染病_【中医宝典】

...痕,热退身凉。 病案举隅 李某,男,15岁。发热、微咳3天,西医按治疗,疗效不佳,转请中医会诊。初诊时,发热微恶风,体温38.5c,微咳,无痰,神倦纳呆,小便微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7岁时曾过麻疹疫苗,近期有麻疹患儿接触史。血白细胞...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810.html

共找到1,046,0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