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说明_中医伤科按摩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本书是根据三年制教学计划及全国中等按摩专业统编教材编审委员会讨论制定教学大纲编写。供中医按摩医士专业使用。伤科按摩中医按摩学科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等损伤疾患一门科学。全书包括总论、伤筋、...

http://qihuangzhishu.com/1035/2.htm

中医内科定义、性质及范围_【中医宝典】

...中医内科范畴外感病如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已另设专科。内科部分急症则编入中医急诊。本版自考教材所讨论内容主要是内伤杂病和部分外感病。即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疾病为主要研究和阐明对象,按其体系分为肺病证、心脑病证、脾胃病证、肝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088.html

中医师必须擅长脉诊——与陈清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就能够辨认特征,切而验之。 脉原理,古人有言:“脉者,血气之神,邪正之鉴也。有诸中,必形诸外。故血气盛者,脉必盛;血气衰者,脉必衰;无病者,脉必正;有病者,脉必乖。”(张介宾景岳全书)。上海名医费兆馥说:“从现代生理学研究,脉象亦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516.html

大剂量治危重症新篇章——仝小林教授重剂起沉疴有感_【中医宝典】

...文献之中,临床缺乏剂量理论指导;乱:临床剂量应用不尽一致,随意性较大;轻:药典及教科书一般以1两=3g换算经方剂量,临床医师多循此法。 正当此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教授及其同道编著重剂起沉疴,于探索剂量艰难征程中开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070.html

阴阳五行学说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和有特定生理、病理、诊疗含义五行学说研究较少。其发展历程与阴阳学说同步。五、六十年代对五行学说研究主要也在于阐述其哲学意义,但已有从控制论角度论述五行学说论文,如当时中医——世界科学史上奇迹一文在八十年代有较大影响。在“文革...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74.htm

形神合一_中医养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生命运动特征,即是精神活动和生理活动总体概括。人生生命活动是十分复杂,以物质、能量代谢为特征脏腑功能活动,和以脏腑生理活动相应高级精神活动(意识、思维、情感等)协调统一,是在“心神”主导作用下完成现代研究表明,社会——...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4-7.html

调摄情绪法_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排除内心杂念和抑郁,改变其不良情绪和习惯。临证指南医案华蛐云说:“情志之郁,由于隐情曲意不伸,……郁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移情易性”是中医心理保健法重在内容之一。“移情易性”具体方法很多,可根据不同人心理、环境和条件等,采取...

http://qihuangzhishu.com/152/35.htm

要从多元性认识中医_【中医宝典】

...一个,改造另一个,那就意味着无视不同民族对世界不同认识,忽略了另一个民族思维方式,否认了传统医学现代价值。用现代医学来取代中医,实际上是“西方科学中心主义”在医学领域表现。 3.医学认识相对性——医学认识多元性表现。中西医尽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37.html

现代中药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高速离心机、电子显微镜等,科研条件显著改善。发展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中药科学研究一、本草文献整理研究(一)古本草辑佚尚志钧在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完成了神农本草经昊普本草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雷公炙论药性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18.html

现代中药科学发展和概况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利用自然科学和现代医药某些成果,补充表达中药基源、成分、功效及其药理等,或以中西药理互为解说;其间深浅、得失参差不齐。在各种著作中,以郭望汉药新觉、温敬修最新实验药物学及阮其烃、王一仁、董克仁本草经新注)等较有代表性。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338.html

共找到1,097,8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