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篇_【中医宝典】

...寸口位于手腕桡骨茎突内侧一段动脉(桡动脉),古代又称“气口”或“脉口”。历代医家在此部位切按动脉搏动形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是中医诊察病证方法之一。 寸口脉象为什么能反映五脏六腑病变?《素问·五脏别论》说,“胃为水谷之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1.html

无脉详细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可逆性。 无脉症因大动脉狭窄程度不同可有不同表现,轻度狭窄或非闭塞性狭窄时,脉可表现极微弱,中医称伏脉,或寸脉部位先无脉,依次波及寸关尺各部位。完全闭塞时则可使寸荚尺桡动脉和肘动脉均呈无脉表现,清·周学海《脉简补义·卷下·脉有隐伏不见》日:“...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08.html

疼痛时摁揉耳朵_部位养生_【中医宝典】

...和食指揉捏耳垂,有很好治疗效果。经常按捏耳垂还能美容养颜。 2、心绞痛按下耳窝 经常刺激耳甲腔部位,俗称下耳窝,对循环系统有保健作用。下耳窝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心绞痛时首先要保持镇定,不要惊慌,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最好抬高上身,然后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149.html

奇经八脉十二经脉_中医知识_【中医宝典】

...奇经八脉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其中督脉行于背正中线;任脉行于前正中线;冲脉行于腹部会于足少阴经。奇经中的带脉横行于腰部,阳跷脉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阴跷脉行于下肢内侧及眼;阳维脉行于下肢外...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shi/b34996.html

人体奇经八脉_中医知识_【中医宝典】

...奇经八脉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其中督脉行于背正中线;任脉行于前正中线;冲脉行于腹部会于足少阴经。奇经中的带脉横行于腰部,阳跷脉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阴跷脉行于下肢内侧及眼;阳维脉行于下肢外...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shi/b34998.html

扁鹊脉法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相互渗透 由于扁鹊活动年代与《内经》成书时期大体一致,因此,诊脉原则与《内经》亦多重台,甚至某些具体论述也如出一辄。例如:《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与《素问·大奇论》几乎一字不差,只是论述编排次序略有不同而已。 另外,在扁鹊论述中,常...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97.html

患病部位决定中药服用时间_【中医宝典】

...要想提高药物疗效,不仅需对症用药,服药方法也很关键。在中医里,可根据患病部位决定服药时间与进餐时间先后。 治疗上焦疾病,如头痛、目疾、咽喉病等,宜在饭后服药才利于药性发挥。 治疗下焦疾病,如腹痛、腰痛、遗精等,宜在饭前服药。因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1509.html

简述中医查体医疗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郭朝印 北京太乙中医诊所 中医查体医疗概念,就是在中医诊断学基础中,将阴阳五行理论联系到具体经络穴位反应点上,并规定出其相关反应体征标准,在切诊(脉诊)提示下,平脉辨经,依据检查体表反应经络穴位体征来进行诊断和辨证施治一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755.html

中医部位养生之六大身体部位_部位养生_【中医宝典】

...中医养生专家指出,后背正中脊柱是人体督脉所经之地,脊柱两旁太阳膀胱经络与五脏六腑联系甚为密切,经常予以激发疏通,有益于气息运动,血脉流通,滋养全身器官。 一、背部保健特区 中医养生专家指出,后背正中脊柱是人体督脉所经之地,脊柱...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184.html

多梦诊断_如何鉴别多梦_查症状_【疾病大全】

...脉沉缓或沉细:按脉搏是中医诊断学“四诊”中的切诊切诊分脉诊和按诊,脉诊,后世则以寸口诊法为主,并从脉位、数、形、势、分为二十八脉,以察知身体内部病变。症见胸膺闷痛或左胸痛,时作时止,心慌气短,失眠多梦,肢倦乏力,或食少难化,或食后倒饱...

http://jb39.com/zhengzhuang-zhenduan/DuoMeng337552.htm

共找到1,046,2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