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兆麟_顺应四时乃养生之本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生活当中要避免暑热。把西瓜作为祛暑佳品,中医称之为天然白虎汤,能与医圣张仲景清热名方白虎汤相媲美。又强调不宜贪凉饮冷,应使人体阳气得以适度外泄,以求阴阳平衡稳定;秋天阳气始收,气候由热转凉,易感燥邪,又易产生内燥。故养生应关注秋燥,主张养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zhaolin/1278-3-0.html

养心先于养身_【中医宝典】

...小小的老人圈子,自然都是退下来的,人不必多,五六人足矣,定期集合,无拘束的谈天说地,有歧见也不妨,争论而不伤和气,切磋商榷,反倒是增进见识之一途。此外,读书、下棋、会餐、旅游,只要兴之所至,无所不可,此乃陶冶心情、放松胸怀、忘忧驱孤养身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838.html

实用健身养生好功法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版)。该书精选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代健身养生方法,将中医关于健身养生真知传授给大众,为我们讲授了传统、地道的中医养生功。其中,出版前言中特别指出:“我们深信这本图说将会拥有最为广泛的读者,从普通群众甚至不识字的老人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28.html

宋元时期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术】

...提出新见解,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养生方法上,都有了新的进展,充实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一、养生保健方法的日臻完备宋元时期,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也日益丰富发展。北宋末年,官方出版的《圣济总录》,共二百卷,二百多万字,包括内、外、妇、儿、五官、...

http://qihuangzhishu.com/152/10.htm

秋分:阴阳平衡调饮食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秋分至,表示已真正进入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秋分至,表示已真正进入秋季,作为昼夜...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448.html

中医养生的原则和方法_【中医宝典】

...未病先防,未老先养 中医学的养生防老方法都是以预防疾病、保健益寿为目的。如起居调摄方面,《内经》强调“风雨寒暑”等“虚邪贼风”要“避有时”;饮食卫生方面,张仲景《中医养生学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未老先养。 日常调理,生活有节 讲究生活规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758.html

正气为本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术】

...中医养生学特别重视保养人体正气,增强生命活力和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的能力,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一、正气是生命根人体疾病的发生和早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机体正气的虚衰。正气旺盛,是人体阴阳协调、气血充盈、脏腑经络功能正常、卫外固密的象征,是机...

http://qihuangzhishu.com/152/23.htm

什么是中医养生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变化规律...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25.html

古代名人养生“九诀”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之时,血气未定,戒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在得。” “四” 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时,四曰却疾。” “五知” 宋代周守忠说:“知喜怒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037.html

养生:当顺其自然_【中医宝典】

...卫生”是保卫生命之意;“养生”是养护生命之意;“厚生”是厚待生命之意;而“道生”则是要求以上诸法皆要遵守一定的法度。《道德经》说得好:“人地,地天,天道,道法自然”。这段经文就是告诫人们养生还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 中医的养生之道就是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788.html

共找到551,5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