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墓地上的叙事之花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医学活着,就不必害怕——医学是生存的底线。可是最恐怖的消息来了:医学也死了。末学刚刚在《医学哲学》上发表拙文把中医死了的消息抖出[2],就听说西医也死了。 宣布这个消息的人叫劳伦斯·弗斯(Laurence Foss),他专门写了一本书,题目...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79.html

刘瓦利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皮肤病_【中医宝典】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刘瓦利在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采用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皮肤病疗效显著。辨证是中医治病的先决条件,而西医诊断又是治疗疾病的前提。对于病人,既要重视辨别是什么病,又要分析其当前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证,善于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46.html

略论中医文献研究不足对策_【中医宝典】

...有效地突破,也造成了中医文献研究现代中医学和西医学的割裂,因而得不到充分的发展,不为中医临床人员和西医人员承认和接受。 4.文献研究资料匮乏 由于历代灾乱兵燹,不少古代医籍已亡佚,尤其是宋以前的大量医籍,只在一些史书和目录学书籍中有所记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89.html

“纯种”中医日见稀少的原因_【中医宝典】

...中医“香火”日衰 专家呼吁:现有医疗制度和教学体制亟待调整以促进中医传承发展 目前的中医药硕士、博士生教育体制,不是让他们在中医药领域里继续深造,不是在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诊疗水平上加强提高,而是按照西医要求,注重仪器实验,要求硕士做到细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25.html

吕嘉戈:继承民族传统文化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下来,我们还任重而道远。”吕教授语重心长地说。 中医的能量现状 吕教授向我们介绍,传统中医主张顺应自然和(因症施辩)辩证施治,主张病前预防即治未病,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相比之下,西医天生的(破坏性)替代性治疗属性和对科技的过分崇拜,...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89.html

敢说中医无远忧_【中医宝典】

...作为在西医院校综合性医院长期从事临床的中医师,亲历中医西医的合作交流,目睹中医西医的优劣,深深体会到,中医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人类的健康离不开中医。因此,我们敢说:“中医无远忧。” 中医确有效,不怕谗言伤 医学是研究人类生活过程以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351.html

“辨证”“辨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内伤”、神经衰弱等,西医检查不出来,而中医能够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问题。 中医西医对疾病认识的角度不同,诊断结论的表述也不同。到目前为止,中医诊断疾病的依据仍然是以四诊资料为主。由于理论体系不同,中医的病名和西医的病名是不一样的。比如大家现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361.html

周仲瑛_中医辨证的思维方法内容--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三)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 周仲瑛 南京中医药大学辨证的概念及重要性辨证就是辨别、识别证候。中医的“证”相当于西医的诊断,它是中医关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把握疾病某阶段本质的一种概念。换言之,就是为了达到明确诊断而进行的思维──在全面而有重点地搜集病史、症状、...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3.html

寻找中西医结合之切合点_【中医宝典】

...生理功能的内容,勉强可以中医上“阴阳”理论挂上钩,后经个人在生活实践中的亲身体验和认真观察分析,认识了人体生理能量自然环境能量间的相互联系,进而又发现:能实现这种联系的中介物质却是人体的神经系统!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思考:把西医中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52.html

对中药专业教学科研的几点看法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目前中医专业所学的生理学、人体解剖学、西医诊断学是中医现代科技结合的表现,可列为必学课程,而病理学、西医内科学设为选学课则可。如今许多年轻中医师忽视中医诊断技术,依赖B超、X光检查结果开处方,治疗上以中药药理作用为指导,在经方的基础上加...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181.html

共找到499,2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