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最大的整理挖掘工作,4部编著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回族医药。4部文献的出版不仅丰富了我国传统中医药及少数民族医药的内容,而且为今后回族医药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三座大山”(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下,生活十分贫苦,缺医少药,过着疾病丛生、贫病交加的悲惨生活。因此,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卫生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给予了特殊的关注。1951年8月,卫生部召开了全国民族卫生工作会议,确定在少数...
...经我国国务院批准,以“传统医药与人类健康”为主题的第三届国际传统医药大会明天在北京开幕。这是本年度在我国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传统医药国际盛会,是世界传统医药界一次重要的大型国际会议。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来自世界各国、...
...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上曾一度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回族聚居区乃至全国各族人民的卫生保健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医药工作,先后作过许多重要指示。200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银川召开的全国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工作座谈会,正式确定宁夏...
...、舞蹈导引、按矫治病方法外,对药物也已有所认识,并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如知道用紫苏煮螺蚌以解毒去腥,佩带某些草木母根以防病治病,某些草药内服可以减轻疲劳,某些植物有大毒不可内服,等等。当时,壮族还未形成本民族的规范化文字,而壮医的用药经验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傣族医药学也得到进一步发展。1983年国家确定傣医药为中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要求加以发掘、继承、整理和提高。此后相继成立了民族医药研究所、傣医院、民族医院,吸收了一批批民间傣医药人员到国家医疗科研单位工作;西双版纳卫校还...
...选自于《阿皮塔麻几干比》这套经书中。从而更加确切地知道,傣医药的起源及其基本理论的形成也是2900多年前就有的,为本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贡献。 在诊治疾病方面他们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医疗方法,诊病时以“望、闻、问、摸”为主,如在《戛比底沙底...
...促进的因素。这也说明土司对本民族的传统医药还是比较重视的。事实上,在土司家属中就有直接从事医药工作的专职医生。如清代道光年间,在忻城土司衙门西侧曾建起一栋"大夫第"。莫氏土司第十九代孙莫述经(号钦明)就是"大夫第"里的专职医师,主管土司衙门...
...和民间医药抄本的搜集整理,发现这些源于民间的医药和乡土疗法,经历代药匠(土家族对医生的称呼)在实践中探索和经验总结,使之成为形式特殊。内容广博、民族气息浓厚的土家族医药。中医在本地区的传播与应用,文献记载始见于1391年(明洪武年间)浙江人...
...1024药。最少一方,最多的达23方,为跌打损伤疾病的内外用方。 我接触苗族医药,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工作的关系,经常阅读一些有关民族研究方面的期刊文章,如《吉首大学学报》、《贵州民族研究》等期刊杂志。拜读过龙文玉先生(原中学教师,后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