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博施济众”匾额嘉勉之,其匾即悬于丁氏诊室大厅正中,足以令蓬壁生辉。 张简斋(1880~1950年),民国时南京“首席名医”,中医界有“南张北施”之说,即南方的张简斋,北方的施今墨,俱为国手。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题“当世医宗”一匾赠与张简斋...
...《本草备要》松节燥湿,去风松之骨也,坚劲不凋,故取其苦温之性,以治骨节间之风湿(丹溪曰∶能燥血中之湿)。杵碎浸酒良(史国公药酒中用之)。松脂 苦甘性燥。祛风去湿,化毒杀虫,生肌止痛。养生家炼之服食,今熬膏多用之(龋齿有孔,松脂 塞,虫即从...
...甄权,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541),卒于唐贞观十七年(643),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因母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为名医。甄权于针灸术造诣尤深,兼通药治。一生行医,活人众多:隋开皇初(581)曾为秘书省正字,后称病辞职...
...《本草纲目》酸浆「释名」醋浆、革针、苦耽、灯笼草、虎弁草、天泡草、王母珠、洛神珠。「气味」(苗、叶、茎、根)苦、寒、无毒。(子)酸、平、无毒。「主治」1、热咳咽痛。用酸浆草为末,开水送服。此方名“清心丸”。同时还以醋调药末敷喉外。2、痔疮...
...沪上名医陈道隆(1903-1973年)经常仗义疏财,慷慨济困。他的案几上放着一块醒目的标牌“贫病不计”。每天留出30个名额,专门免费接待付不起诊费的穷困病人。有一次出诊到一个穷人家里,开方后方知这家根本无钱买药。陈在自己衣袋里摸了半天,...
...魁蛤(魁陆)(《别录》上品)【校正】时珍曰︰宋《嘉》别出蚶条,今据郭璞说合并为一。【释名】魁陆(《别录》)、蚶(一作者羹斗之名,蛤形肖之故也。蚶味甘,故从甘。案《岭表录异》云︰南人钧以其壳似瓦屋之垄,改为瓦屋、瓦垄也。广人重其肉,炙以荐酒...
...姓名、与设置人有关联的其他名词;第二部分体现医院具体性质,内容为中医学专业(学科、专科)名称、诊疗科目名称、诊疗技术名称,或中医专属名词。识别名中,第二部分可以省略,如“××省××市中医医院”。识别名中如含有第二部分,应符合中医药理论和专科专...
...方家惟合断下药用之。(《大观》卷九,《政和》二三七页)《本草衍义》陟厘陟厘,今人治为苔脯堪啖,京城市者甚多。然治渴疾,仍须禁食盐。余方家亦罕用。《本经逢原》陟厘甘温,无毒。生于水底石上者,蒙茸如发,谓之陟厘。发明 陟厘与水苔同生水中,但浮于水...
...张文仲,约生于唐•武德三年,(620),卒于唐•圣历三年(700年)。唐御洛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武则天光宅元年(684)为侍御医、后至尚药奉御。文仲通医理,尤功风与气之研究。他认为风有一百二十四种,气有八十种,若不能区分,会延误病机而...
...汪机(1463~1539),字省之,号石山居士。安徽祁门人。幼习举子业,屡试不第。因母病究心医学,遂弃儒学医。父汪渭,字公望,当地名医,著述甚多,有《医学原理》13卷(1519),《读素问钞》3卷、补遗1卷(1519),《运气易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