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痈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方歌】胃痈中脘穴肿疼,不欬不嗽吐血脓,饮食之毒七情火,候治肠痈大法同。【注】此初起,中脘穴必隐痛微肿,寒热如疟,身皮甲错,并无欬嗽,咯吐脓血。由饮食之毒,七情之火,热聚胃口成痈。脉来沈数者,初服清胃射干汤下之;若脉涩滞者,瘀血也,宜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80-3.html

七情所伤_《外科理例》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经云。神伤于思虑则肉脱。意伤于忧愁则肢废。魂伤于悲哀则筋挛。魄伤于喜乐则皮槁。志伤于盛怒则腰脊难以俯仰也。七情所伤。气血所损之症也。当先滋养血气。...

http://qihuangzhishu.com/664/92.htm

中医候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_【中医宝典】

...科技攻关项目“中风病证候学与临床诊断的研究”,现就工作中的体会以及对中医候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以下意见。 1 建立规范化、定量化诊断标准是深入研究和多中心协作研究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中医诊断规范化的研究,探讨了一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23.html

七情脉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七情之脉,内伤五志。喜则脉缓,悲短忧涩,思结恐沉,惊动怒急。七脉宜先审而处。...

http://qihuangzhishu.com/336/120.htm

开展效评价促进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以客观、规范、定量、精确为基本要求,将中医的概念、理论作客观化、定量化转移,采用实验、实证、科学分析的方法,开展中医学的“实质”研究、“物质基础”研究,以及在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使中医气、阴阳、脏腑、经络、等抽象概念...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30.html

七情脉_《轩岐救正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七情之脉.内伤五志.喜则脉缓.悲短忧涩.思结恐沉.惊动怒急.七脉宜先.审而处治....

http://qihuangzhishu.com/698/49.htm

无表里歌_《伤寒百歌》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既无里又无表.随小柴胡治疗.大便坚 脉浮数.却与大柴胡极妙.(仲景云.病患无表里.发热七八日.脉浮数.可与大柴胡汤下之.)七八日后至过经.如斯当辨晓.何况热实睛不和.常觉目中不了了.(仲景云.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

http://qihuangzhishu.com/862/10.htm

什么是脾气虚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脾气虚是指由于脾气不足,运化失职所表现的虚弱。亦称脾失健运。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年老体衰,或大病初愈,调养失慎等所致。本证以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为主要辨证依据。 【概念】脾气虚...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07.html

中医「」等名词有了约定_【中医宝典】

...在日前举行的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 在中医的名词概念中,对「病」、「」、「症」、「」等名词概念一直众说纷纭,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与会专家展开充分的讨论,在征求多方意见后,对「病」、「」、「」、「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563.html

肝阳上亢-肝与胆病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肝阳上亢是指肝气亢奋,或肝肾阴虚,阴不潜阳,肝阳上扰头目所表现出的证。 [] 急躁易怒,头胀痛,眩晕目胀,或面部烘热,口苦咽干,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分析] 本证多由素体阳旺或七情内伤所致。肝失疏泄,肝气亢奋或肝...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56.html

共找到86,92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